欢迎访问123查范文网!

当前位置: 123查范文网 > 入党入团 > 入党自传 >

共青团历史的文化传承(通用21篇)

时间:| 作者:琉璃

范文范本是通过对成功写作案例的总结和提炼,为学习者提供写作思路和技巧的综合性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传承文化寻根历史征文 篇一

我是中国人!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我自豪!我是中华儿女的子孙,我传承!

我自豪!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的先驱者,他为中国人解决了粮食危机,为我们的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基础;詹天佑,我国铁路开凿的总工程师,他不畏外国人的嘲讽和阻挠,成功开凿京张铁路,为中国交通事业夺得新成就;林则徐,鸦片战争的领头羊,在虎门当场销毁鸦片无数,救于中国人民于水火中,我必需学习先辈的精神,传承为中华文化,开创美好的明天。

我相信,在遥遥在望的明天,中国将发射火箭至火星或更遥远的宇宙;将发现宇宙中的暗物质;会在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我要为中国而自豪,也要做中华的继承人,为中国领先新技术!

中国最讲究的是“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为我们有富强的祖国而自豪!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历史文化传承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历史文化传承培训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活动,通过参与这样的训练,我真正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同时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认同。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要分享我的心得体会,探讨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现代社会变化非常迅速,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面对历史文化传承,我们需要跨越时空障碍,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现代社会中用新的方式加以传承和发扬。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在不断实践中进行探索。

通过参与历史文化传承培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在培训中,我们不仅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历史,更通过跟随老师的指导实践,学会了书法、绘画、民乐等传统文化技艺。同时,我们也参观了古建筑、古代文物等历代文化遗产。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文化身份,愈发珍惜中国的历史文化。

第四段: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

要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首先需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历史与价值。其次,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如每天写几笔汉字、听一首民乐等,慢慢地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教育也非常重要,应该加强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领会传统文化。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历史文化传承培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通过实践体验,我不仅更好地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认识到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认同。坚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肩负的重要责任。

传承历史文化倡议书 篇三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从形、音、意各个方面已日臻完善,点、横、竖、撇、捺笔划中蕴含着自然的哲理与警示。中华各族人民的和谐与繁荣,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充满灵性、象征诗性的汉字息息相关。为了敬惜文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特向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发出以下倡议:

一、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

敬惜汉字就是礼敬先祖、尊重和继承民族的创造精神;敬惜汉字就是传承文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敬惜汉字就是净化心灵、传承孝道、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认识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学好汉字,从圣人古训到先贤名言,从《惜字训》到佛家经典均有论述。汉字为世间至宝,国之遗产。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学好汉字,必能使人聪明睿智、福寿康宁,现身获其寿之五福,后裔得伊训之百祥。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回归自然、关爱环境的心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之瑰宝——汉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学好汉字,认真领会,准确把握。

三、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惜汉字的美德。

我们应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行为中,对有汉字的书籍、纸张、袋子以及各种物品等,均不可乱扔乱抛。可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无法回收的可焚化后埋于净处。切不可以书作枕、作凳、垫物;以报纸当铺坐、塞墙孔、包鞋、包物;以字纸擦物品、当手纸,甚至将汉字踩踏于脚下等。有条件者可建惜字炉,正确焚化之。

四、国家提出以德治国,要构建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为我们倡导敬惜汉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一定要敬重、珍爱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正确使用汉字,尽可能避免错别字,不以拼音取代汉字。同时,要严禁乱写乱画,特别是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题乱写,保护好国家文物。

我们强烈呼吁:

1、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中华古国仅存的汉字体系;。

2、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敬惜汉字;。

3、国家应立法规范汉字的使用、保护。让汉字这块人类瑰宝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的行为当中,以实际行动敬惜汉字,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倡议人:x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心得体会 篇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成为一种重要任务。作为一种文字、宗教、思想和艺术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历史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源,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弘扬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参与并体会到了一些重要的经验。

首先,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需要先从内心自发的热爱开始。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繁重而长久的事业,需要持久的热情和执着的信念。只有内心真正热爱历史文化,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保持对这项事业的持续投入。作为一个爱国者和文化传承者,我始终怀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努力去学习和传承。

其次,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和钻研。历史文化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当下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然而,这面镜子始终在不断翻新,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通过广泛的阅读、参观考察和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我逐渐领悟到历史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文化素养。

第三,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需要深入挖掘和传播优秀的文化资源。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同“瑰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代表着一种传承的价值。只有通过深入挖掘并传播这些文化资源,才能保持其价值的延续和发展。我曾参与了一次现场文化挖掘实践活动,深入农村,寻找并记录了许多被遗忘的民俗和传统技艺,通过发表研究论文和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我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传播给更多的人群,使其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同时,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还需要注重创新和发展。历史文化虽然具有崇高的价值和深厚的积淀,但也存在着落后、僵化等问题。因此,传承历史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我在研究汉唐文化时,发现如今年轻人对于古典诗词并不感冒,于是我借鉴了现代音乐和舞蹈元素,将古典诗词和现代艺术形式结合起来,通过举办音乐会和表演活动,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参与,使他们更加了解和喜爱古典文化。

总的来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是一项使命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有所贡献。通过内心的热爱、持续的学习、深入挖掘和传播文化资源以及创新发展,我们可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让优秀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同时,这也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承历史文化倡议书 篇五

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住开来的文化渊源,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化遗产就在你我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文化遗产是一项与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青田,鹤山瓯水,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石文化之都和浙江鱼灯之乡。勤劳智慧的青田人民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青田石雕、青田鱼灯、刘伯温传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青田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肩负着全县文化遗产的普查、宣传、保护、传承、研究和利用等职责。现有县文物保护点198处、县级文保单位76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馆藏文物——元代龙泉青瓷葫芦瓶选入特种邮票发行,9件青瓷文物珍品载入国家文物精品集;先后编纂出版7本青田文物史料书籍。近年来,内冯县委诞生地旧址、北山吴氏宗祠、万阜夏超旧居、阜山裕堂别墅、石门洞刘文成公祠、高市陈诚故居、鹤城刘府祠、龙现吴乾奎旧居等一批文物建筑得到合理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我县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国家级3个、省级7个、市级26个、县级78个;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级20个、县级20个;传承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3个、县级传承基地20个;省级经典景区1个。目前,还在积极申报世界人类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然而,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强势文化不断冲击,社会成员流动频繁,价值观念急剧变化,我县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承载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不断遭到损毁,一些饱含民族思想感情美丽结晶的艺术品种、传统工艺在悄无声息地消逝——能不能将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完好保存并传予后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考验。

文化遗产保护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任重道远。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值此第七个全国文化遗产日(6月9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态度重视文化遗产,关注文化遗产,走近文化遗产,参与文化遗产,热爱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文化之根,守住民族之魂,为“建设美丽村居、构筑和谐家园、打造幸福侨乡”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倡议人:x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历史文化传承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参加了一次历史文化传承培训课程,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和使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学习、探索、传承,才能让中华文化的光芒永远闪耀!

第二段:认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只有深入了解、认真研究、传承发扬,才能体现这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灵感、思想、价值、艺术,用于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交行为、学习工作、艺术创作等方面,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展现自己。

第三段:学习历史文化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历史文化需要有一些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方式包括阅读书籍、观看电影、参加培训活动等,培训活动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方法。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有资深专家给我们讲解古代历史文化,对于文字、音乐、文学、视觉艺术等方面都做了深入探讨,让我们收获颇丰。另外,在网络上也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资讯和学习资料,例如历史电影、影视剧、博物馆等,这些都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和资源。

第四段:如何应用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不是要求我们简单地接受或模仿,而是需要用我们的现代思维去体现和影响。我们应该尝试将古代的思想、价值体系、艺术精华、传统文化用现代的向量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认知这些文化,并从中学习到更多。同时,也可以从中发掘现代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培训等领域所需的创意和启示,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第五段:结尾。

历史文化传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用心、用智慧、用创造力去发掘、传承和创新。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和灵魂支柱。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于这一事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成为一位合格的文化传承者和推广者。

开封道教圣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传承 篇七

道教,又称“道家”、“黄老”、“老氏”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文化。最初“黄老”属于“道家”范畴;汉代开始用“道教”取代“道家”、“黄老”,彼此开始同属于道教的范畴。此后,道家、黄老和道教逐渐不分,成为一个异名同实的概念。

我们之所以说开封是“道教”发源的圣地,是因为开封为华夏民族原始宗教道家、黄老和道教、老氏四者的传承之地,也是华夏历史文明催生的根蒂。下面就道教文化在开封发源和传承的历史情况作一些探讨:

中央元灵元老黄帝一炁天君。

“黄老”文化是周代之前的一种思想流派。“黄老”之“黄”,是指轩辕黄帝;“黄老”之“老”,是指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黄老”是黄帝和老子之名合并后的简称,被后世道教奉为始祖。

1、黄帝修道是“黄老”文化形成的根本。古人认为,“黄老”文化的始祖轩辕黄帝建都于昆仑山,他祭祀天帝,问道崆峒,受教玄素,学医岐伯,创造了原始的道教文化。以后又在首山采铜,荆山铸鼎,王屋炼丹,桥山飞升,至今大约已有4700余年的历史。

在华夏历史文明中,最早的道教学说往往被冠以“黄帝”书画的名义,而成为传承道教的基本载体,如《黄帝四经》四篇、《黄帝铭》六篇、《黄帝君臣》十篇、《杂黄帝》五十八篇等。之后,道家将其演化为盛极一时的黄老学说。由于黄帝被华夏民族认作是人文始祖,自然也把他作为首选人物来阐发自己的道学理念。如战国时期庄周《庄子·盗跖篇》认为:“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又如战国中期齐威王所铸“陈侯因宵敦”铜器铭文最先记载“高祖黄帝,迩嗣桓文”。这都说明黄帝在华夏民族心中的神圣地位,黄帝也由此被推上了道家学派创始人的神坛。

道教神仙中有两个黄帝:一位是轩辕黄帝,又称“道祖轩辕黄帝开元治世天尊”,是三皇五帝之一;一位是“中央元灵元老黄帝一炁天君”。这是道教运用“五行”学说,将中央黄帝与东方苍帝、南方赤帝、北方玄帝、西方白帝并称“五方天君”的结果。其实。两者都是指“五帝”之一的轩辕黄帝。根据南朝时期著名道教思想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真灵位业图》记载,人间的轩辕黄帝居住在昆仑山“玄圃”,修真得道,乘龙成仙,由此变成了天上的神仙“玄圃真人轩辕黄帝”。

2、“天道人合一”的黄帝符合“太极五行”文化理念。道教中的“中央元灵元老黄帝一炁天君”,简称“中央黄老君”,是“太上太微天帝君”,即“太上老君”的弟子。说他七岁初悟道法,得师传道,修炼成仙,被封为昆仑山玄圃“太极真人”。北宋道士张君房在释解《洞真九真中经》中认为:“中央黄老君者,太上太微天帝君之弟子也”。

中央元灵元老黄帝一炁天君。

道教上清派经典《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经》也记载:“中央黄老君,元五晖之气,讳无英生,字云九夜。”可见,在华夏民间文化中,天上的天皇“太一”、“五方帝”与道教中“太上老君”、“五方天君”和人间的“三皇五帝”是彼此对应的,只是赋予了他们在天上、道教、人间不同的名称而已。

黄帝之所以被道教称作“中央黄老君”,是因为其居住“五方帝”的“中央”。黄帝在太极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色“青、白、赤、黑、黄”的“土、中、黄”方位,故称“中央帝”、“黄帝”、“中央老君”、“黄老君”等。

“中央”方位在天为天皇“太一”神的“天之中”;在地为地皇“地一”神的“地之中”,在人为人(三)皇“泰一”神的“人之中”,按照太极“天地人合一”学说解释,三者统称“天地人之中”。

天皇“太一”

“地之中”也是昆仑山所在地。对此,汉代谶纬之书《河图括地象》记载:“昆仑者,地之中也。”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释说:“昆仑,居地之中”。“地之中”与“天之中”、“人之中”可以互称,又称“天下之中”。

3、“天、道、人之中”在开封古浚仪。公元724年,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一行在大唐范围内组织大规模测量后,认定开封古浚仪岳台晷长一点五尺微强,极高三十四点八度,为“地之中”。后周知开封事王朴认为:“浚仪之岳台,应南北弦,居地之中。大周建国,定都于汴”。说明王朴认定唐代一行关于“浚仪岳台为地中”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才否定了周人返回夏代先祖后稷“中土”时所测定的登封阳城“地之中”,又被五代、宋、金等建都时所继承。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一行。

昆仑山“天地之中”在“五行”称“中央、土、黄”,是黄帝居住和建都的轩辕丘之地。汉代淮南王刘安《准南子·天文训》记载:“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对此,唐代初期《轩辕黄帝传》也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说明开封“大梁”与五行“中央、土”、黄帝“中央、土”同义。

关于开封大梁黄帝帝都轩辕丘的地理位置,南宋学者罗泌《路史》认为:“轩辕氏,作于空桑之北。”其中“空桑”为开封杞县空桑村炎帝帝都。“空桑之北”指杞县空桑西北和开封大梁之北的黄帝帝都“轩辕楼(丘)”。汉代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也认为:“禹治鸿水,通轩辕山,化为熊。”其中“鸿水”,指古代流经开封的“鸿沟”,也称“浪荡渠”、“汴水”;“轩辕山”,也指开封“鸿沟”和大梁北部的“轩辕楼(丘)”。

正一道龙虎宗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

由于黄帝在这一带称帝、升仙,道教也称此地为“天下之中”。对此,道教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崆峒问答》解释说:“北邙治河南开封之北,当天下之中,受天下之正炁,如人之五脏居于胸腹,脉则行四肢也”。道家以“五脏”为本,其“中”为“心”,故称“中心”。认为“心既是道,道即是心,卦图斯演,至道大成。”据古代最早医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君主”即黄帝,他在天下之中升仙成为“神明”后,道号为“玄圃真人轩辕黄帝”。传说“玄圃”在昆仑山之顶,是神仙居处“天下之中”的核心。

可见,开封昆仑山“天下之中”,即黄帝帝都轩辕楼,就是黄老道家的最早发源地。

道教文化中的“太上老君”老子,与开封有着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传承。

“道祖”老子。

1、老子的道德思想核心和影响。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神仙,老子《道德经》被捧为道教主要经典来育化后人。东汉时期,蜀郡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文中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这是道教创世说的雏形。唐代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道教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道德天尊”,道教也称“老氏”,这都是对老子尊崇的具体表现。

老子主张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含义。老子《道德经》中包含着大量朴素唯物辩证法观点,如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由对立而转化。又如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的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有生于无,无生于有,等。老子创立的哲学思想和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中国二千多年来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道德经》。

2、老子先祖和故国在开封聃国。老子为西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的后裔。聃季载因是周文王最小的儿子,俗称“老幺”,也称“老聃”、“老季载”。周成王时期,“老聃”被封在开封杜良乡国都里一带高丘上建立聃国。后来“老聃”被任命为周朝司空,主管农业及水利等民生大事。

聃国之“聃”又写作“冉”,可称“冉国”。因古代“冉”与“沈”同音,故“聃国”、“冉国”也称“沈国”,是沈氏的重要起源。开封古人称聃国旧址为“老聃之丘”,故简称“老丘”。西周中期,以殷商后裔为主体的东夷人试图返回开封故地,便进攻聃国,将其肢解。一部分聃国人被迫迁徙到安徽临泉县城西侧,名为“老丘”堆,以示对开封聃国旧都“老丘”的怀念。后被封为“沈国”,并由“侯爵国”降为“子爵国”。

春秋时期,作为聃国老聃后裔的老子家族又迁徙到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世袭老聃在周朝“司空”、“守藏史”官职,后人也称老子为“老聃”、“老冉”、“老沈”等。

3、开封是老子周朝失官后传道之地。公元前522年,老子参加周景王社会改革,主笔周朝变法纲领“铸无射”。周景王去世后,单穆公勾结晋国发动政变,老子携周朝典籍随王子朝逃奔楚国。王子朝遭周敬王暗杀后,老子返回周朝后被罢免世袭官职,回到中牟圃田泽南之沛一带的封地,边在圃田国学府讲学边研究和传播道学。

在圃田期间,老子常乘青牛到先祖老聃的聃国旧地寻根访祖,拜贤问道,悟出很多天地间的道理。兰考白云山、开封杜良老丘、平丘鸣条苍梧山、开封昆仑九层台(也称三层台)、大梁都是老子经常访贤问道之地,受当时当地物境的启发,老子创造出许多富有哲理的经典语言,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等。

4、开封延庆观一带是老子传道之地。老子时处春秋时期,开封时称“仪”邑,就是战国时期的“大梁”。“大梁”南城墙大致在今延庆观东西一线,附近的南城门外就是“鸿沟”,即“汴河”(古称南河、难水)之地。老子常到“大梁”城南门附近的驿店讲学传道和休息。

开封延庆观。

眼见自己兼善天下,和谐共生的理想在中原无法实现,老子决定避居函谷关西。于是,他约弟子阳子居在大梁南城门的驿店相见,教育阳子居说:“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贵人贱己则违本性,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不自然,则合于道矣!”对此,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学家庄周《庄子·寓言》中,有在开封搜集到老子“点化阳子居”的经典故事。

老子“点化阳子居”图。

老子在开封讲学传道,为后世道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讲学传道处也一直为开封后人所纪念、保护和传承。

关于开封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宗根祖地的说法一直存在争议,但这一历史并非无中生有。

1、开封是帝师张良隐居、修道和升仙之地。秦代末期,韩国贵族张良成为刘邦夺取秦朝政权的重要谋士,史家称其为“汉初三杰”之一。汉朝建立后,张良不愿做官,佯称有疾,追随黄石公崔广隐居开封陈留郡东昏县(今兰考县)“四皓村”、“三义寨”一带养身修道,与黄石公崔广、隐士唐秉、吴实、周术“四皓”一起论道。

据民间传说,汉高祖刘邦极力挽留不成后,便问张良:“卿去哪里修行?”张良回答:“臣有诗奏云:我去修行不做官,每日朝朝只在山。渴饮葡萄香醪酒,饥餐神仙不老丹。闷去观书并看景,一时闲坐把琴弹。我主问臣归何处,身心只在白云间。”可知,张良隐居修道的兰考不仅自古盛产葡萄美酒,还有道教圣地白云山。

白云山为土山无石,因每天早上白云徐徐升天西去,故名“白云山”。山下有“黄风洞”,传说是“四皓”之一夏黄公,即黄石公崔广修道之地。此洞深邃幽奇,张良死后也葬在此地,后改称“子房洞”。至今张良墓高十米,周围古柏参天,十分壮观。此后,道家便将“白云山”尊奉为道教圣地,并冠名各地道教场所为“白云观”。

昆仑山修道的夏黄公崔广祭像。

张氏族谱认为,张良居陈留白云山,是道教陈留派之祖。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记载:“张良城,在(陈留)县东六十里。按(三国魏文帝时代古籍)《城冢记》云:‘此城汉高祖为张良筑,亦名张良城。’良十三世孙(张)德,为兖州刺史,袭封陈留侯,食小黄万户。至炀帝时,葬张城西南三百步。今呼为张光墓者是也”。张德为“兖州刺史”,张光为道教第十三代天师,大概不是一人,但都归葬于开封古陈留先祖张良祖茔却是事实。

2、道教“祖天师”张道陵曾在开封潜心修道。张良隐身修道对张氏子孙影响很大,也对传承和弘扬道教发挥了重大作用。张良八世孙张道陵素志于黄老之道,无意官场,效仿先祖出离尘世,隐居北邙山中潜心习修黄老长生之道。他研读了《道德经》、《河图》、《洛书》以及谶纬之学,三年后得《黄帝九鼎丹法》,道术日益完善,先后在道教祖庭龙虎山、青城山、巴蜀地区传道,著作道书二十四卷,阐明“天师道”的微言奥义,成为教众的行动纲领,创立了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他尊奉老子为教祖,并著作《老子想尔注》宣称:人君用“道意”来治国,国则太平;循“道意”而爱民,民即寿考;人法道义,便可长久,并以“佐国扶命,养育群生”为最高目标。道教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被教徒尊称为“祖天师”,称道教为“天师道”。

道教第一代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把传道教区分成二十四个传教点,史称“二十四治”(治为传教点),并且虚设“北斗治”以纪念当年在北邙山隐居修道之地。

关于“北邙山”的地理位置,清代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崆峒问答·一二一问》解释:“北邙治河南开封之北,当天下之中”。其中“治”为“始”。说明道教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认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隐居修道的“北邙”始在开封之北,也称“天下之中”。开封土柏岗一带也曾有“祖师庙”、“天师庙”的传说。这与黄帝成婚大梁、老子讲道开封、张良修道白云山、子孙世袭“陈留侯”的历史相一致,进一步说明开封为道家发源地。

3、道教大家曾探访开封道家圣地。开封白云山、老丘、苍梧、北邙山、老子驿店是历代儒道学者寻贤问道的圣地。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周与政治家、哲学家惠子是好朋友。惠子在魏国大梁称相时,庄周曾多次到大梁探访惠子,并在《庄子·外篇·秋水》中记下两人“濠梁鱼乐”之辩。故事就发生在老子驿店(今延庆观一带)南部护城鸿沟的“濠梁”桥上。庄周《庄子》中还记载许多在开封大梁一带采集的道家圣人故事。

庄周惠子“濠梁鱼乐”图。

传说,东汉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也曾追随老子足迹到鹿邑太清宫、兰考白云山、平丘苍梧、开封延庆观、中牟圃田等地采集老子事迹,与易书《归藏》“有白云自苍梧入大梁”和道家“紫气东来”之说相符。“白云”为兰考白云山;“苍梧”为聃国老丘北部的平丘鸣条舜帝、商君下葬地(一说为“四皓”隐居的商山);“大梁”为开封。

汉代之后道家文化在开封得到了新的发掘和传承。

1、唐代老子讲道处建有“上源驿”。汉唐时期中国政权中心多在中原西部地区,开封称作“陈留”、“汴州”。由于开封汴河是东西部水上交通的重要航道,老子大梁传道处又临近汴河码头,这里便建起了汴州最大的驿馆“上源驿”,为官方传递公文、押运物资、出巡督查等人员中途休息、转换交通工具提供便利。唐代末期,开封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曾在“上源驿”设宴,答谢帮助自己打败黄巢起义军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为其庆功接风。

朱温像。

2、宋代“都亭驿”附近建有道教“天庆观”。到了宋代,“上源驿”改称“都亭驿”。“都亭驿”由宋朝功德使管辖,是周边各族与宋朝进行经济贸易、礼仪文化交流的场所,对发展宋朝与周边各族关系起着积极作用。

著名道教学者、老子鹿邑同乡、赐号“白云先生”的陈抟,是五代宋初时期一位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在陈抟以前未见有“太极图”,也未形成太极文化形态及其理论体系。自陈抟创绘出“太极图”、“先天方圆图”、“八卦生变图”等一系列《易》图,并发表《太极阴阳说》后,才有中华独有的太极文化形态和系统理论的形成,推动了宋代历史的进步,成为宋代辩证唯物论的先源。他继承汉代以来象数学传统,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是中国太极文化的重要创始人和宋代理学文化的奠基人。

陈抟曾多次被宋太祖、宋太宗诏至开封咨询国是,请教道理,赐他宫院不住,偏偏住在老子讲道的“都亭驿”之地。并不因为这里接待规格多高,而是足以证明老子讲道处“都亭驿”在道教地位的重要性以及陈抟对老子道教文化的敬重。

宋太宗诏陈抟图。

陈抟对道教的贡献和影响引起了宋朝对道教的高度重视,开始把道教尊为国教。公元1009年夏天,宋真宗下令天下所有州县都要建立天庆观,供奉三清帝君。地处“都亭驿”之地的开封府府尹兼功德使,掌管着全国佛、道教行政事务和道官选授工作。于是,率先在府衙内老子讲道旧址上建起“天庆观”(今延庆观),既作为开封府崇奉道教圣地的诚意,也作为管理全国佛、道教事务的行政场所。据说天庆观门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联:德承心心承性性承气气承太极。大意:道是自然界万物遵循的规则,人是秉承自然规则的主体,体现了中国道教的基本理念。

3、元代开封全真道“万寿宫”再度兴盛。金国入侵开封导致“天庆观”惨遭破坏。公元1169年,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嚞,道号“重阳子”,率领邱处机等弟子特意到达开封拜访老子道家圣地,并住在道教天庆观遗址一带的太宁坊王氏客店。王嚞在此创造的全真道,继承了吕洞宾等人的内丹思想,提倡道、儒、释“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认为道、儒、释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实践原则是“苦己利人”。王重阳引儒、释入道,力倡“三教合一”,不仅提升了道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统摄力与融合度,更在北宋灭亡后道教面临乱世衰危中保存了中原华夏道学文化之命脉,为后世道教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嚞图。

次年,王嚞在天庆观旧址一带无疾而终,羽化升仙。道众为了纪念他,便在天庆观旧址的王氏客店一带修建了一座道观,并用王嚞道号“重阳子”冠名以“重阳观”。

公元1233年,元代的全真教开始兴盛,按照王嚞弟子邱处机意愿,元代全真道士王志谨,道号“栖云真人”到开封主持重阳观道教事务。王志谨主张修行者首先得明自己本分事,次要通教化,尤其要在境上炼心,对境无心,不染不著,顺其自然。“人生于世,所为所作,无不报应。”他借佛教轮回报应之说告诫习道之人,要常思己过,切忌骄矜,应韬光晦迹,安贫守朴,“苦已利他,暗积功行。”他富有开拓精神,经过三十年苦心营建,使重阳观重新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道家圣地,元帝亲笔赐名为“万寿宫”。

全真道士王志谨。

4、明代“延庆观”传承至今。元末明初的公元1358年5月,农民起义红巾军刘福通进攻开封,万寿宫在双方交战中被摧毁,只剩下一处斋堂“玉皇阁”,顽强地显示着道教文化的巨大生命力。

明代时期,“万寿宫”的南部称“大纸坊街”,北部称“馆驿街”,之间建有“大梁驿”。公元1373年,明代开封周王府开始重新在此修建道观,更名为“延庆观”,规模已大不如前。但元代所建的“玉皇阁”仍被保留下来,展示着别具一格的元代文化建筑风格。

延庆观玉皇阁图。

5、开封道教中的优秀文化内涵应该得到弘扬。中国道教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民族朴素辩证唯物世界观的客观反映,是对“太极”理论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哲理的一种传承方式。我们不能仅仅形而上学地将其当作封建迷信文化对待,而应该将道教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据元代宰相脱脱《宋史·徽宗纪》记载:宋真宗认为道教本“唯中原有之,然不甚盛”。这一说法,从道教发源和五代时期的现实来看是客观的。我们把这句话延伸一下:优秀的道教文化“唯中国有之,然不甚盛”。这也是当今优秀道教文化传承的客观现实。

开封的伏羲皇都黄柏山、仓颉造字台、北邙山、陈留河图村、唐代“地之中”、北大寺包拯“龙马负图处”石碑等人文遗存,都印证着伏羲“太极八卦图”最早发源于开封“天地之中”的客观事实。“河图洛书”图形被宋代陈抟老祖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出了龙图三变之说,即一变为天地未合之数,二变为天地已合之数,三变为龙马负图之形,复活了象数易学及河图洛书二个图式,在易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形式注释道经,对理清《周易》性质,批判玄学易经中主观唯心史观内容具有重要意义;陈抟开启的“图书”之学,成为宋学和正宗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而陈抟又曾到宋朝国都开封和延庆观一带传道、居住,如此丰富的道教人文传承为开封和延庆观提供了令人羡慕的历史文化资源。

北大寺包拯“龙马负图处”石碑图。

上述分析情况告诉我们,道家、黄老和道教在开封的发源和传承,就如同“太极五行”文化、三皇五帝“天地之中”在开封发源和传承一样,从不同角度印证着开封是华夏历史文明发源和传承核心地的客观事实,提示我们:开封悠久、深厚文化旅游资源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发掘和利用。

传承历史文化倡议书 篇八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长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奇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

战国(魏)长城遗址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重要组成部分。时值纪念_、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同志倡导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三十周年之际,由宜君县人民政府发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长城学会、陕西省文物局、铜川市人民政府、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此次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旨在落实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对长城遗址保护和利用。

为此,我们以“保护魏长城、传承古文化、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提出如下倡议: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组织共同参与保护长城遗址,建立健全依法保护长城遗址的体制和机制,将遗址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二、全国长城现存遗址所在单位要相互协作,加强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和保护经验,将长城遗址保护工作向前推进。

三、人人都来做长城遗址的宣传者、保护着和传承者。利用现代媒体全方位展示长城遗址深厚的文化内涵,提高全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守护和建设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保护长城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托付给炎黄子孙光荣而伟大的历史重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留住文化的根,守住民族的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倡议人:

日期:_年_月_日

历史文化传承培训心得体会 篇九

历史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文化传承与保护是我们的责任。近日,我参加了一次关于历史文化传承培训的集训活动,来自各地的教育行业的同仁们齐聚一堂,交流学习历史文化传承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果。在这次活动期间,我深受启发,在这里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历史文化传承是多重形式的,包括遗址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绘画、民俗、方言等。这些不仅代表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基因。通过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祖先的智慧和经验,拓展我们的自身认知和价值观;同时,它也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广泛、更深入的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文化进程。

第三段:现实情况与难题。

尽管历史文化传承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阻碍我们推进工作。例如,一些历史古迹面临着安全问题,需要加强保护措施;另外,人才短缺、教育培训不足、公众缺乏文化意识等问题,也阻碍着我们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措施,加强政策引导,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利用和开发。

在活动期间,我对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项目进行了学习,并得到了一些启示。这些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多元化的、基于现实的文化传承理念、创新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在这些项目中,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实践措施为我们提供了模板,包括利用新科技手段推进传承、培养年轻人参与保护工作、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来提高公众意识等等。这些措施可以说是“勇攀科技高峰,继承传统基因”的生动写照。

第五段:总结。

历史文化传承在我们国家的文化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加强教育培训、改革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同时,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是文化传承取得成功的关键。今后,我们应该在历史文化传承工作上,不断尝试新的措施,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探索新的路径,激发人民群众爱国爱乡、传承文化的热情和动力。

传承端午文化铭记历史文明演讲稿 篇十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棕叶飘香,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传承端午文化铭记历史文明演讲稿 篇十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粽叶飘香,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看到国家四分五裂,在五月五日投入汨罗江。屈原投河自尽后,百姓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密不可分。端午节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传递爱国情感和精神的一个重要节日。

端午节也是一个卫生节日。端午节前后正是春夏交替,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逐渐增多,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驱蚊、驱蝇、驱虫、净化空气。

端午节这天,大人们还喝雄黄酒驱蛇驱虫,孩子们则戴着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包以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了古人驱邪祈福的愿望。因此,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端午节也是一个体育节日,因为人们在水上赛龙舟。赛龙舟是一种很壮观、很有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龙舟竞赛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也是一个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美味的粽子。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指定为端午节的食品。

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品种较多。从馅料上看,北方多包枣;在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和其它馅料。

同学们,传统节日多姿多彩,文化内涵丰富,由于各地风俗习惯略有不同。有些传统习俗被冲淡了很多,可能很多同学们都不知道,我们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端午节,被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为他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

同学们,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今天,让我们从端午节开始,积极学习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传承端午文化铭记历史文明演讲稿 篇十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端午节大家都很熟悉。你应该稍微了解一下端午节的习俗和起源。不过一个地方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一节、初五节、艾节、端午节、重午日、午日、夏日。原本是消灾消灾的夏季节日。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端午节被命名为“诗人节”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辟邪。“中国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诗词歌赋等大量文学作品从古代流传下来。

这种说法源于南朝梁朝的吴郡《续齐揩记》和南朝的宗举《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河汨罗江后,当地人立即去划船打捞,一路前往洞庭湖,但屈原的尸体一直没有见到。当时正好是下雨天,湖上的船只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抢救贤臣屈博士时,又冒雨外出,冲进了茫茫洞庭湖。为了悼念,人们在河上划船,然后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人们怕河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就回家拿来汤圆丢到河里,免得鱼虾糟蹋屈原的身体,这后来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好像和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有《端午》首文秀的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太极”理论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灯塔 篇十三

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为此,现就河南研究朴素唯物史观“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指导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中国华夏历史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上古时期华夏先民创造的“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是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哲学范畴,是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理论概念,是华夏先民对上古时期客观世界最原始、最基本的唯物认识观,更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过程的系统学说。“太极”的阴阳、四象、八卦之间,存在着既互相直接、间接对立斗争,又相互直接、间接资生依存的矛盾关系,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特征,也包含了天地之间万物内部存在的共通规律。

“太极”是对“道”的传承和发展。古人认为,道是无形无象,无物无状的原始物质或状态。随着世界的运动和变化,它由散而聚,由隐而显,由无到有,进而生成“太极”。“太极”产生的时间,大致是在华夏先民对世界认识由混沌到启蒙的变化状态之中。后来经历三皇五帝、尧舜禹及其商周时期,还历经了“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相(象),四相生八卦”的人类思维和认识不断进化的长期阶段。到了宋代理学中,“太极”被进一步阐释为宇宙最原始的基因,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

其实,这种状态与华夏先民大脑思维发育的状态和进化启蒙的水平紧密相关,而太极、两仪、四相、八卦的变化,不过是华夏先民对世界物质认识进化的一种表述方式而已。

所以,“太极”理论本应作为宇宙、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模式来看待,是指引华夏原始先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适应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和灯塔,其在中国哲学和历史文化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不可低估。

“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的基本原理,最早产生于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时期,到了五帝、尧舜禹和商周时期得到了充实和传承。西周时期之后,“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学说以道教、儒教文化的形式,首先在中原河南地区得到弘扬,并逐步被系统化、理论化。生活于中原河南地区的老子、庄子、列子、墨子等古代先哲大家,分别继承和弘扬了“太极八卦”、“河图洛书”文化中先进的哲学思想,创造了各自新的教经学说,使中国哲学思想体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当然,由于古代先哲们无法脱离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制约,因此,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也会反映出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即:精华的唯物主义思想和糟粕的唯心主义思想同时存在。他们学说中的科学、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学说中的迷信、糟粕因素,也为秦汉以后的唯心主义思想家所吸收和利用,两者都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历史文化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神学目的论”,就是唯心论中的一个典型学派。它把社会历史中的因果性联系,归结为隐藏在冥冥之中的上帝、天命或天意预先安排的结果,人类历史进化、发展过程和结局完全由这种神秘的东西来决定。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唯心论的存在,而否定“太极八卦”、“河图洛书”作为朴素唯物主义学说科学性的根本内涵。

由于当代历史文化研究曾受到反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极左思潮影响甚大甚广,以至于把上古时期“太极八卦”、“河图洛书”中的科学理论,当作封建、迷信和腐朽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主观论而一概加以否定,更甚者当做街头路边算命先生骗人的“看相”、“风水”把戏来看待。时至今日,这种影响还在很多人意识观念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甚至一提起“太极八卦”、“河图洛书”文化,马上就“谈虎色变”,立刻将其打入唯心主义、封建迷信的另类,完全否定了它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一面。因而,人们不能也不敢运用科学、唯物的“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学说,来研究华夏历史文明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自然也无法用“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学说来探讨和解决华夏历史文明在中原地区发源和传承等重大理论问题。实在悲哀。

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太极”理论中关于华夏历史文明发源“一生二,二生三,三实为一”、“天地人合一”和“太极者,天之心也,应于昆仑,形变于龙凤”等“中心论”,逐步被华夏历史文明发源于全国遍地的“多中心论”所取代,背离了“太极”理论关于华夏历史文明发源于“昆仑”、“天之心”的基本原则。

于是,太极昆仑山、三皇五帝居住和建都之地,被主观地安置在“天地人合一”的“太一”、“中央”,即“中土”以外地区,华夏历史文明发源地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和无法认定的局面。在这种混乱的理论观念影响下,“炎黄文化西来”之说盛行一时,“尧舜建都山西”之说成为基本定论,“夏商核心在豫西”写入正史,直把三皇五帝居住和建都同在“昆仑”、“中央”、“中土”一地的华夏历史文明分割的支离破碎,惨不忍睹。

由此,华夏历史文化被曲解了,华夏历史文明原始发源地被人为地迁徙了,华夏民族寻根问祖的理论依据和地理方位渐渐模糊了,随后又被人们遗忘了。

华夏历史文明“多中心论”局面的出现,与华夏先民所创造“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太一”、“昆仑”、“中央”、“中土”文化内涵格格不入,甚至也与华夏历史上最原始、最基本的“天地人合一”观念也完全背道而驰。因此,华夏历史文明的最初发源地在商代中期之后被遗失,华夏民族寻根问祖的中原难以找回自我,这是迟早要发生的事。而现代华夏历史文明“多中心论”观念的出现,不过是商代中后期这一观念的延续罢了。河南悲切,中原悲切,中华悲切。

商代末期,这种悲切转化为周文王(西伯昌)对周人居住陕西周原、远离中原地区的严重不安。战国时期《清华简·保训》中记载周文王说,地处“四象”少阴之地的陕西周原一带“日(阳)不足,唯宿(住、留)不羕(祥)”。因此,周文王遗训周武王一定要象先祖黄帝、舜帝和商上甲微一样,“求中”、“得中”、“假中”、“归中”,就是回到周人夏代先祖后稷的居住地,也是华夏先民创造“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中“太一”、“昆仑”,“五行”“中央”、“中土”之地。

由于周武王灭商后在位时间较短,周文王这一遗愿没能得到实现。周成王即位后,继承了祖父周文王、父亲周武王的遗志,把东都建在郑州登封阳城“天地之中”西部的成周洛邑。尽管由于周公旦采用“圭表测景法”测量误差过大,错认郑州登封阳城为夏商时期的华夏历史文明发源地“天地之中”,即“昆仑”、“中央”、“中土”,所造成的重大历史失误直到公元724年才被唐朝纠正过了来,但周人崇尚、恪守“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誓死回归“东土”、“中原”,即“昆仑”、“中央”、“中土”祖宗之地的文化道德观念,真可称根深蒂固,世代相传。

遗憾地是,尽管中原地区的华夏先民最早创造了“太极八卦”、“河图洛书”文化,但地处中原的河南却没有能够把“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中最根本的“昆仑”、“中央”、“中土”原则科学、系统地坚持和传承下来,有时甚至有意无意在“炎黄文化西来”、“尧舜建都山西”等说法的传播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对“太极”理论和中原为华夏历史文明发源地认识和传承的深度方面,甚至连商代末期的周文王都不如,实在是愧对中原华夏民族的始祖三皇五帝,更无颜面对寻根问祖于中原的海内外炎黄子孙。

上古时期,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先民在长期生存发展中,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促进了大脑的进化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摸索出了大自然存在的基本规律,经过现实中的不断修正、总结,将通过实践所获得的认识上升为一般原则规范,指导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繁衍和发展。这就是“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及其形成的过程。

目前,关于河南中原地区为“太极八卦”、“河图洛书”文化发源地,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国”的观点,在国内学术界已有了趋于一致的认识。

但是,由于我们过去曾经长期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在社会正统文化中,至今仍然不能把上古时期华夏先民生存和发展最根本指导原则的“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当作华夏民族创造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来客观对待。有的还将其视为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产物予以鄙视,甚至将其摆在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面加以排斥。

这种极左的认识观,从根本上否定了“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的科学性,为人们正确理解和运用“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学说,客观探讨和发掘华夏历史文明,设置了一道看不见的精神禁锢,影响至深。

这是我们不能正确地运用“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来指导中原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问题,推进中原华夏历史文明研究、发掘、传承和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是上古时期华夏先民最早创造的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上古时期华夏民族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灯塔。没有朴素唯物史观“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作指导,中原文化就无法客观反映上古时期华夏历史文明发源的实际状况,就无法科学、系统、客观地解决中原华夏历史文明发源问题,也就难以找回华夏民族真正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倡导全党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学习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这对于历史文化研究领域肃清极左思想影响,重新运用朴素唯物主义“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指导上古时期历史文化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是世界历史文明古国,华夏原始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最早创造了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这就是中国人所表述和传承的“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等朴素唯物主义,是上古时期人们在科学不发达情况下,依据宏观认识和直观经验对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它不可能像现代科学一样经过微观论证和逻辑推理,仅仅是与当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自然科学知识而已。

所以,中国“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等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产生,要比西方唯物主义认识论早得多,它伴随着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而出现,对华夏民族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

郑州大学教授王保国关于“中原的特别就是‘中’字,而不是‘商’字”的观点;河南大学教授吴效群关于“在中国传统宇宙观当中,中原地区是天下之中,天下之中并不是地理学的概念(这一点我们不赞同,也不符合太极“天地人合一”理论),而是中国人认为的天地、四时、风雨、阴阳的交汇处,用现在的话讲,它是世界的枢纽和动力的来源”的观点,我们是赞成的。

其实,他们所说的“中”,就是“天地”、“四时”、“风雨”、“阴阳”交汇的“太极”、“昆仑”、“天地之中”,是三皇五帝、尧、舜、禹共同的居住和建都的“中央之国”。为此,西周《周礼·大司徒》认为:“日至之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说明“地中”,即“天地之中”,就是上古时期华夏子民富足安宁,三皇五帝“建王国”,又称“中央之国”的地方。

这表明,有学识的河南文化人在探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已经开始意识到“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对于指导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深刻意义,并在尝试运用“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解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等重大历史文化问题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愿这一研究工作能够坚持深入下去。

运用“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指导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规划建设,理应成为河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理论课题。只有科学、系统地解决困扰我们的“太极”理论问题,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才有希望。

为此,运用“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理论,指导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应该引起有关领导和历史文化、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的足够重视,并尽快将其纳入华夏历史文明、历史文化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中,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探讨,比较系统地弄清“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学说的基本原理,切实在规划建设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然,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掘、传承和创新工作,很可能会背离上古时期华夏历史文明产生发展的客观实际,有悖于“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学说的根本原理,所打造的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也无法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心得体会 篇十四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一种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智慧和记忆。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是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去。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深切体会到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历史文化。

首先,了解历史文化是保护传承的基础。只有了解历史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意识到其重要性和价值。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观博物馆和遗址,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文化的来源、发展和影响。例如,我曾到过一座古老的城市,参观了其历史遗迹和博物馆,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千百年的沧桑和辉煌。了解历史文化能够让我们更加自豪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

第三段:积极参与保护。

其次,积极参与保护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关键。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需要每个人共同的努力和参与。无论是个体行为还是组织行为,都能对历史文化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例如尊重文物、保持历史建筑的原貌,甚至可以参与到文物修复的工作中去。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组织的活动中去,如文物保护组织、文化传承学院等。通过积极参与保护,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并传承历史文化。

第四段:传承历史文化。

保护传承与传承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保护只是初步的工作,只有通过传承,历史文化才能真正生机勃勃地延续下去。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三个方面:教育、研究和创新。教育是最基本的手段,通过历史文化教育,我们能够将历史文化传承给后代。研究则是进一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途径。通过研究,我们能够发现更多关于历史文化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创新是传承的动力,通过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使历史文化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不仅是保护过去,更是为了未来。通过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和历史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历史文化也是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的桥梁,是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的纽带。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参与到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去,为后代留下一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

总结:

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是一个需要每个人共同参与的重要任务。了解历史文化、积极参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关键步骤。通过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和历史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展望未来,我们应当继续努力,为后代留下一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心得体会 篇十五

第一段:引言(150字)。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作为我们国家的瑰宝和财富,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智慧和独特魅力。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不得不面对历史文化遗产因为环境破坏、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问题而濒临危险的现实。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个人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的心得体会。

要想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首先要深入了解和认识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通过研究历史文化,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我们民族的起源、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的历程。例如,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它见证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通过深入研究寺庙的历史和文化,我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历史文化是保护和传承的第一步。

第三段:积极参与保护活动(300字)。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积极参与了多项历史文化保护的活动。我参加志愿者组织,帮助清理古迹周围的垃圾和杂草。在保护区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向孩子们传授历史知识和文化意识。此外,我还组织了一些文化展览和讲座,向社区居民普及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也唤起了更多人对历史保护的关注和重视。

历史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文物和建筑,更重要的是将其传承给后代。为了使历史文化能够继续发展和流传下去,我们应该注重文化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和开展社区教育,让年轻人了解并融入历史文化。另外,通过互联网和现代科技的运用,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化手段,可以更好地传播历史文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

第五段:全民参与的重要性(200字)。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需要全民参与。每个人都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维护公共环境的整洁、爱护祖传文物、了解民间传统等。此外,政府和公民社会也应加强合作,加大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投入,制定更加完善的保护政策和法规。只有全民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

结尾(100字)。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全民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行动,为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历史文化才能得以保存和传承,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历史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传承端午文化铭记历史文明演讲稿 篇十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回味端午,传承民俗文化》。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饮食风俗。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传统节日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我们守着传统文化的“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被他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自己。当父亲或母亲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时,你能否为他递上一杯热茶?当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能否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当你对别人许下承诺时,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当你自己在考试中失利时,你能否冷静面对,寻找原因,总结教训?我们在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的时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果人人都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那将会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宁夏历史文化导游词全新(宁夏文化传承) 篇十七

文学名著《儒林外史》总共有50回,却用了3回的篇幅描写镇远。在第四十三回,吴敬梓写道了“龙神嫁妹”之地--铁溪。

地处镇远古城东北角4公里处,流经21公里汇入舞阳河,有甘溪、马路河、龙池、翁仲河、独柱峰等景点,景致各有千秋。以翁仲河的溶洞奇、龙池水的宝蓝和深不可测,以及郁苍幽深的森林和峡谷令人神往。铁溪的名山胜水早在五百年前就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游人,许多名人雅士曾到此游览逗留。

走进铁溪,一条清澈的小溪在你的脚下欢快得流淌着,而两岸茂密的植被更是绿得逼人的眼。穿过一片浓密的水竹林,你会被眼前的一池水惊呆!池水平静如镜,深不见底,泛着异样的蓝色光彩,这蓝不是寻常意义的天蓝色、宝蓝色,而是犹如大海一般的湛蓝,带着大海一般的美丽和深邃。没有人会打破眼前的宁静与神秘,往往会屏住呼吸,生怕吓走了龙池的仙气。

学习历史文化传承心得体会 篇十八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珍贵的东西。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忙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种种琐事,很容易忽略文化传承与历史的重要性,但学习历史和传承文化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文化传承意义、历史文化保护、个人学习历史和宣传推广历史文化等几个方面总结心得体会。

文化传承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代表了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传承不仅是一种传承历史的方式,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性、文化性和道德水平等几个方面。因此,文化传承是维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求之一。

历史文化的保护也是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历史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一个国家或地域的发展过程和精神内涵,是国家的精神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不仅可以维护文化传承与历史的完整性,更可以反映国家的国家形象与国家的影响力。

学习历史和传承文化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历史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个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能够增进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自己的历史水平与文化层次。

宣传推广历史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人们对国家的了解与认知,也是选举和推广自己的旅游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文化是各地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方面之一,宣传和推广历史文化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结。

文化传承与历史文化保护、个人学习历史和宣传推广历史文化这几个方面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更好地重拾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贡献,更好的促进文化与国家的发展。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为传承文化与保护历史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传承中国文化故事(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篇十九

1.生活对于智者永远是一首昂扬的歌,它的主旋律永远是奋斗。爱护校园环境吧!因为它有利于大家的健康。

2.人人都说文明话,友谊永系你我他。

3.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珍惜自己,关爱他人,革除陋习,从我做起。

5.文明的校园,温馨的家园。

6.自尊自爱,注意仪表。

7.陋习从小抹去,文明从大家谈起。

8.讲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

9.请勿乱扔果皮纸屑。

10.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乱丢,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

11.文明用语挂嘴边,身边朋友不会少。

12.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13.美化校园,我爱我校。

14.用微笑面对他人,让校园充满阳光。

15.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6.文明用语人人讲,校园之内处处春。

17.请爱护蓝天下的这一片绿地。

18.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

19.“相会是缘份,缘来一家人。”(宿舍贴语)。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给我一片洁净的天空,我才能翱翔;给我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才能遨游;给我一个美丽、文明、宁静的校园,我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22.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23.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24.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25.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传承中国文化故事(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篇二十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收看了由撒贝宁和董卿主持的中央电视一台的《开学课》,节目非常精彩,每当看到节目的*部分,我都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为中国而感到骄傲、自豪!

当96岁的翻译家许爷爷慷慨激昂地说:“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是应该有点狂的精神!”的时候,我暗暗地敬佩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是的,我们需要自信,更需要有点狂的精神,而现在、最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

当巴基斯坦人米斯巴说:“我要用最后一口气,教汉语!我愿化做一条美丽的彩虹,搭起汉语传播文化的桥梁。”的时候,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一个巴基斯坦人怎么会这么爱汉语呢?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传播,我们的汉语才会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源泉,武术振奋着自强的民族精神,文学承载着理想与情感,围棋则蕴藏着智慧的密码,它们都是我们的中华骄傲,更令我们骄傲的是,它们在岁月流转中,在走出去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心得体会 篇二十一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它可以年代久远,却依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可以让我们尊重并传承我们的文化血脉,弘扬我们的文化自信。但是,现实中历史文化遭到破坏、流失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要认真对待历史文化传承保护,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对象多种多样。比如说,建筑物、景点等实物性文化遗产;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实物性文化遗产,通常会采取修缮和维护的措施;而对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则需要继续传承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

我们应该将保护历史文化贯穿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比如,我们可以自觉学习和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历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传递文化信息;我们可以制定和执行更严格的文化保护措施,以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加文化活动和参观历史文化遗产,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人们在这些文化活动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让人们对文化修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参观历史文化遗产也让我们由衷地感受到,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这个国家,更是属于整个人类。保护历史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的骄傲。它们代表这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美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是我们对未来的负责。我们应该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历史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让它们在未来时代中继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