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123查范文网!

当前位置: 123查范文网 > 作文 > 中考作文 >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实用18篇)

时间:| 作者:纸韵

阅读范文范本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写作触角,提高我们的文学眼光。这是一组优秀的范文范本,其中包含了各个领域的精彩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和触动。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范文推荐19篇 篇一

当前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高标准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同时还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只有全面型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于个人成长为全面型的人才具有着重要作用。在中转教学阶段,即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此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本身的身体健康。只有在培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保证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2.影响中专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原因。

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疏忽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尤其是一种统一形式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教学方式简单、教学内容单一,造成体育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与实践性。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特长的发挥,非常的不利。这样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更是影响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评价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是单纯的针对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运动本身。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所有的体育教学都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进行,从而形成应试教育的僵化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之下,造成了只重视结果的畸形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准确性与客观性,不仅不能形成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而忽视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锻炼方式。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过分注重教学结果的错误教育理念,使体育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偏移。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培养中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策略。

改变思想,更新观念。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帮助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为社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这是一种教、学、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当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专体育教学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反而扼杀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全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都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来作为中专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重知识而轻实践的落后观念,采用全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采用全新体育教学模式。中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理念革新的基础上提倡学生个性的培养,发掘学生体育特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思维创造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发现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特长,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制定大纲,努力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对于中专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之上,根据中专学生特殊年龄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采用全新的、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创新,开发先进的、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体育教学在方式和内容上的不断完善。同时,根据全新的教学大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课程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可能更好的适应中专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而满足其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对于陈旧的、枯燥的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或者删除。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培养学生教学主体意识。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对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中专学生教学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一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改变评价方法。正确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实际操作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弊端。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进行全面的革新,制定一整套全新的、符合当前形式的评价方法。这套方法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为目标,摒弃传统评价方法中的不合理部分。同时,根据这一全新的标准,对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考核方法进行革新。

4.结语。

总而言之,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这一过程当中,一定要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采用全新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最终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范文推荐19篇 篇二

论文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健康状况和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影响着人才质量、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但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是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问题。本人结合中职教育实际情况,初步探讨怎样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体育与健康教育为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提供身体素质的保障。

新理念中等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确定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促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要使现代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保持完善的健康状态,就必须认真地开发学校体育规划与科学布局以及体育课程资源利用。

1.观念和指导思想的落后。

其一,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实行开放招生,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区。许多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时期接受的健康教育与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存在根本上的理念差距。部分学生连完整的体育课都没有上过,技能的差异导致学生间接受能力的差异。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必然容易对所学事物失去兴趣。其二,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健康教育的弊端在于对“健康”概念认识模式的模糊不清,这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是十分不利的。

2.课程内容的陈旧与教授方法的落后。

教育部在修订后的《纲要》中明确规定:“在中职二年级实行拓展模块(学生自主选项教学),让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课程。”目前,由于大部分中职学校领导对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性人才的专业教学方式更加重视,把更多经费投人到校专业课设置与配备上,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相关功能却无法全部一步到位,导致健康教育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合理化地结合。校方的思想怠慢使多数教师丧失了教学积极性。有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往往忽略实践教育,重视理论的教学,没有很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的不灵活。

多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主要采用定量评价,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考核标准过于单一。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考核标准,而对新的考核制度不很适应而难以接受,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新的评价体系过于复杂而退求其次。

二、相关建议及对策。

1.改善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发展趋势应以以下教学方法为主流:启发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启示下,先让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然后教师总结明确结论。研究式教学法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先思考、研究、探索、讨论,教师后讲解、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职校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要改变以往评价单一化的做法。要求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不要怕麻烦,尽量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考试与测验相结合。努力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

3.结合各校特点,开展阳光体育。

长期系统的健身锻炼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提高骨量,预防骨质疏松,从而使骨变得强壮、牢固;身体活动使得关节更加灵活、稳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可使肌肉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表现为肌肉的健壮、有力。

4.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转变教师观念十分重要。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教师的责任任重道远。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相对比较薄弱,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培训。

总之中职体育校本教材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编写,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中职特征、学校特征、专业特征,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添彩,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学校共同进步、社会繁荣发展。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范文推荐19篇 篇三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必须坚持多维思想,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特点、身心状态、未来工作需求等开展多维教学,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育将从专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转变到通过增强体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专业教育结合,使人的知识、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既要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又要兼顾专业性,完成各专业所需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同时还要通过体育训练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养成。

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职业学校教育具有职业特点,中职学生以学习专业为主,毕业后将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从事相应的工作。

每种专业都有相应的职业特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身体活动特征确定不同专业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提高对职业的适应力,更好地为就业做准备,让学生终生受益。

3.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体育教学要注意以学生的兴趣和学情为出发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使教学内容和娱乐、休闲、健身项目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课堂中不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休闲体育,比如跆拳道、街舞、轮滑等。

也可以在班和班之间、专业和专业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类的联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塑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编排和教学项目的设计,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合理安排运动量。

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并不单纯取决于运动量,而是运动负荷,组成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教师要注意将量和强度的关系处理适当,要特别注意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活动量与运动负荷的关系。

其次要注重课堂时间分配,让大纲内容与专业技术及专业所需身体素质的学习、训练内容各占一定比例。

二、帮助学生确立终身体育思想。

思想观念比体育活动本身更重要。

使体育教育贯穿自己的一生,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自己的身心最大限度地获得健康。

具体来讲,中等职业教学应更多地强调体育教学的健身性、健康性与终身性。

通过体育教学让每位学生不但有强健的体魄、精湛的体育技能,更拥有较高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素养。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教会他们运动技术技能和相应的体育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理解体育功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为学生健康地工作提供重要保证。

三、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热爱体育教育事业。

热爱一项事业是做好一项工作的推动力。

中职体育教育工作是辛苦的,从事这样辛苦繁重的工作,教师必须有献身于职业体育教育的精神,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终身锻炼的自觉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体育道德观等。

2.热爱学生。

热爱体育教育事业与热爱学生具有一致性,热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重要原则和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中职学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他们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和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

许多时候,学生对一个项目的认可与热情取决于对一个教师的认可。

如果一个教师用心关怀每个学生,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取得更好的成绩。

3.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

教师要有较宽广的文化修养。

体育课堂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学生与教师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学生向教师请教的内容也更广泛,体育教师全面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4.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教师所持的价值观。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起着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的作用。

5.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尊重。

现代学校教育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在学校获得德智体全方面的发展,这是教师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体育教师既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上做好配合与衔接,又要与其他体育教师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提高体育教学的综合化、科学化水平。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范文推荐19篇 篇四

体育是中专学生都非常喜欢的科目。因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中专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出学生自由的本性,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而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彻底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出来,并且通过分组加强学生团结意识、积极性、运动技能发挥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本文围绕分组教学模式的分组方式以及成功运用的作用进行探讨,了解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成功运用带来的好处。

一、分组教学的分组方式。

分组教学模式的展开按照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配,因为只有将学生通过合理的分配,才能充分发挥分组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发展。将通过学生分别按照学习水平、兴趣、体质、心理等方面进行分类,然后将其综合起来进行最合理的分配,以避免不公平性的产生[1]。

(一)将学生通过学习水平进行分组。

中专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新知识的接收水平也不一样。而且体育教育并不是只有运动,还有一些例如足球历史、篮球规则等等理论上的知识需要学习。所以在分组教学模式下,学生首先需要就学习的水平进行分组,并且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设定同等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设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之所以看学生的学习水平,因为很多的规则理论知识都需要学生记住才行。比方说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裁判会举黄牌、红牌都是什么意思,这些在进行足球比赛之前都会进行教学,只有将规矩记得牢的与规矩记得不牢的学生进行穿插分组教学,才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记牢规则。

(二)通过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

体育运动包括了很多种,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田径等等,但是学生对每个运动的喜爱程度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体育运动学生还不是很喜欢。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某一学生对某一运动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会觉得体育教学特别乏味,以此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教学,也就达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所以选择按照兴趣进行分组教学,既能够提高体育的教学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上体育课的积极性[2]。

(三)通过学生的体质进行分组。

中专学生有的学生可能从小体质就非常的好,而有的学生可能生来就体质差。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体质做一个观察,记录每个学生的体质问题,并且通过根据每个学生体质进行分组。比方说,将学生的体质分为可以加强体质、极限体质、待加强体质三种体质模式。在体育教学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规定跑800米,那么加强体质的学生可以挑战1000米,极限体质跑800米就行,对于待加强的体质只需要跑下来600米就行。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效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四)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分组。

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对体育教师一个最大的挑战,因为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特别坚强类型,有的就是特别自卑类型,有的又是不服管教类型的。所以心理素质的分组是必须的`,教师在分组教学的时候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采用不同的方式。比方说,对于坚强型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的心理已经够强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就是对了,一定要指出来[3];对于自卑型的学生,因为他们会比较爱瞎想,总觉得自己不行,教师就要学会用语言的魅力,进行不断的鼓舞,告诉他们是最棒的,如果真的做错了也要委婉告知;对于不服管的孩子就只要让他能够认可教师,他就会听教师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震慑住他们的,因为他们内心非常崇拜强者。只要教师比学生强,就会听教师的。所以心理素质进行分组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分组教学模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一)可以促进中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分组教学的模式,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通过心理素质分组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心性得到完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去除学生骄傲的心理,让学生能够明白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使学生从中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理素质还是需要进行加强锻炼的。同时通过分组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比方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训练学生跑步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因为体质的问题比不过那些体质好的学生就会觉得非常的自卑。但是通过分组进行教学,学生在同级别的小组中就不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进而全力以赴进行训练,由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

(二)可以提高中专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分组的教学模式,因为分组之后是至少5个人以上的小组,那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会学会思考,并且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得出最后整个小组都认为最棒的解决办法。比方说,在进行足球比赛的时候,一般都是11个人一组,整个小组中有体质低的,也有体质高的,有协调能力强的,同样也会有差的。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解决这种问题,通过沟通、讨论,进而设定合适的方案。例如体质高的就负责掌控全场,体质差的可以掌握半场并负责传球等等。这样一来,通过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的能力[5]。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一直都是中专学生都非常喜欢的科目。因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而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出学生自由的本性。而分组教学模式也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很多学科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因此,对分组教学模式分组方式以及作用进行积极探讨,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成功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的能力,以此提高中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喜.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115+117.

[2]刘经贵.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a].《同行》2015年9月(上)[c].2015:1.

[5]薛小峰.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64.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范文推荐19篇 篇五

其一,我国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忽视了体育教学以锻炼身体为主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其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备课簿每学期都是新的,而内容“依旧如故”,备课内容“换汤不换药”,教学方式仍旧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其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单一,体育成绩靠运动成绩核定。最后,我国高中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培养学生刻苦锻炼,忽视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及运动的合作精神,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新课改下如何创新体育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课程能力。

每一位体育教师不仅是新课改的执行者,又是新课改的不断完善、提升和实验的创新者。体育教师要加强本专业的学习,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应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走近学生,要以平等、民主、关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促进他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最后,体育教师应成为课程内容设定的开发者和较强的体育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教授体育动作要领和体育拼搏的精神,还应该把新的体育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要摆脱头脑中陈旧的教育观念和狭隘经验,形成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塑造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新课改目标背景下,教师可选择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教师应考虑地区、学校、学生的现实实况;应考虑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应考虑学校资源的可利用性与课程开发的成本等问题。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体育教学当中要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如果教师单纯讲解动作如何去做,或者动作示范,这样,站在不同角度的学生或者领悟能力不同的学生获得效果差异性很大。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门课产生厌倦。教师需要根据高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特点,组织和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绪,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比如,学校的晨练中,一般以陈旧的跑步或传统的体操为主要内容,这就扼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采用乐曲或搏击操等多种形式的晨练来丰富学生的体育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使学生愿意主动参加到晨练中来。

(三)扩展课堂设计思路。

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多数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易于管理,课堂具有严肃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思路必须得到改变,体育教师的思路必须与时俱进,拓展课堂设计的思路,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比如,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上台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化意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例如,在篮球的学习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和身高等特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先观看nba赛,然后再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nba球星的经典投篮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小组派代表进行示范。在学生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进行系统练习,小组成员通过互相帮助和相互监督,教师对动作进行纠正,达到熟练掌握篮球此项技能。

(四)创新课堂组织模式。

(五)学生学习评价。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发展体育潜能。新课改对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评价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更加完善地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体育评价?评价模式应分为小组成员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测评这三个模块。体育教学学习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运动参与性和小组成员合作性以及运动协调性。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包括在长跑中能坚持下去不气馁、敢于同强手比赛以及对能克服对体育器械的恐惧心理。运动参与性,不仅指在体育课堂参与体育游戏还应包括一周进行了多长的体育锻炼,是否和家人朋友在周末进行体育锻炼,把体育锻炼成为终生运动的理念。小组成员合作性,在体育游戏或竞赛中,乐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项目,为集体争得荣誉并努力完成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运动协调性是指在体育运动中能充分开发大脑与四肢的协调。

三、小结。

最终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的新方法绝不仅仅在于本文中提到的几点,体育教学如何创新和发展,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范文推荐19篇 篇六

体育游戏注意事项体育游戏的运用所要注意的问题:

(2)体育游戏的运用要体现现在社会的发展,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

(3)让学生适当运动,要避免意外的发生,保障学生的安全;

(7)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性格特征来设置游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范文推荐19篇 篇七

以往的教育想法,大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目的,授课还是将课堂、老师、书本作为中心,侧重于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养成。目前伴随教育改变逐步加强,考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慢慢有了一定位置。试从不同的视野对学校体育课程的体系,授课方式,授课点评方法等多角度进行讨论和选择,讨论中专体育教学的改变和创新工作。

一、我国中专体育教学发展的背景。

我国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即使发现了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而没有恰当的理论作为引导。刚开始重点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作为模板进行改革,但是因为我国人体素质相比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这个改革计划最终失败。在不停的摸索中,我国渐渐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我国中专院校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因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具体的措施出现了失误,最终结果是改变后的教学过于对理论讲解,忽视了实践性。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缺少将人作为根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板与评价太过于单一化。这些问题的结果最终使得体育教学改革的速度更加缓慢,因此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总是在强调改变,由于在具体的操作中却缺少有效的办法,最终使改革走向样式。

(一)体育授课目的模糊。

现如今,一些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依然把学生的体育成绩来衡量老师教学质量的指标,而忽视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有关知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强身键体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体育教学的目的模糊,使得每个学校的授课侧重点都不一样,因而导致了教学成果难以实现最终目标。

(二)体育授课缺少创新。

许多中专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依然坚持将老师作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导致体育教学呆板化、硬性化程度加重,再加上体育教学手段简单、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使得体育学习气氛缺乏浓厚感,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开创性思考与学习爱好的培养,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抑制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三)体育授课方式不先进。

最近几年来,致力于中专体育授课的高等学历老师人数不断增加,老师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仍然坚持将陈旧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其教学大纲与方法都比较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大体上使用了“传授式”落后教学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学习技术,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做研究、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爱好培养。

(四)体育成绩方式衡量标准单一。

现在,许多中专学校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主要通过学生的竞技技巧与运动成绩作为考核内容,而这单一的考核策略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表现出学生的体质发展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参加体育积极性与自觉性。

(一)改变课程体系,努力适应社会。

学校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学校培养的人是社会的人,要达到社会的标准,要能与社会相适应。假如不管社会现实,那么培养出来的人的合格率一定很低。以后的社会将会是一个高速发展,效率高,节奏快,优胜劣汰的社会。在这样社会下,每个社会成员都面对着非常严峻的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低将决定其能否生存与发展。学校体育必须在提高学生自我完善身心的能力和意识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要想做到这点,必须改革现在的课程制度体系,设立涵盖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休闲体育等具有涉及面比较广的体育课程制度体系。采用适当的竞技体育来养成学生的竞争思维,使用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提高健身技巧,用丰富欢快的娱乐与休闲体育消除精神紧张,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乐趣的同时,对理论教学进行加强,采用学术报告、图书展览、电子传媒等手段,充分提高体育信息输出的数量和质量,更有效地传播体育文化,在学校打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这些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解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有助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这样会使我们的课程服务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二)明确体育改革的观念。

终身体育是最近几年来流行于国内外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在体育界已达成一个共识。这种理念的提出对学校体育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组织等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还没有达到一个特殊的教学方式,有待于我们研究。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体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学校体育课的意义,在于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及为社会培养体质健康的人才的需要。所以,体育授课要打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传统体系,树立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重点目的,对体育文化知识进行关注、卫生知识的讲解,和身体锻炼有效结合,形成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新的体系。在完成目的的讲解过程中,还应当关注情感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增加体育思想和提升体育能力。

四、中专体育授课考察方式的改变和革新。

体育授课首先要知道考试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这样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及养成学生创新意识能力。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关注考核方法的改变和创新,而正确的考核办法应该重视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公平性,除了要学生熟知体育知识、还要对运动技能等内容进行考察,还要添加一些学生可以自选的项目、动作等形式的考察内容,来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五、结束语。

体育授课改变和革新是时代的需要,现在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缺点,在素质教育的大方针下,树立体育改革的意识,要大胆创新,让学校体育向着有趣、轻松、活泼、娱乐身心的方面去发展,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体育知识。健身体系要发展,各种体育模式必须要建立,新的授课模式要经过实践反复验证。体育老师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才会有新的发展空间,才能与素质教育的发展相适应,这样才会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范文推荐19篇 篇八

论文摘要:普通高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当前,学校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普及体育及其健身理论,就必须把握好保健班学生体育这一环节,保障其接受体育教育的均等机会。为此,笔者从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保健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编制等几方面提出了一点思考,为完善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

一、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1、保健体育与保健体育课。

保健体育教学是通过对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等有关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懂得人体保健的基本规律,鼓励学生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引导学生合理而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措施,养成有益于健康的锻炼行为,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保健体育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开设的体育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采取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对由精神压力和冲突引起的心理障碍和躯体性不适反应,进行预防性教育和处置,以便达到指导青少年讲究精神卫生、帮助解决心理困惑、预防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心理变态。高质量的保健体育课教学,可以改变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虽内涵不同,但它们的确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对高校病、残、弱“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要做到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合二为一,才能符合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保健体育课的现状。

1、对保健体育课认识不足。

教育部于1992年、2002年先后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已把保健体育课列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一种类型,并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2、保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针对性不强。

普通高校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都不一样,但大同小异。说明多数学校已认识到身体康复,不仅仅是生理机能的康复,更是通过体育手段,增强对生活、学习的信心,形成积极的期望。调查中还发现:多数学校把许多中国传统的养生、康复手段拒之门外,只有少数学校在开展,其原因是:多数教师因以前没有触及过此类教材,而不能适应教学。此外,多数学校未能安装健身路径等器材,康复体疗器材匮乏,不能更好地、各尽所需地开展体疗康复运动。由此可见,保健体育实践部分选择教材单一,重统一轻个体差异,这就很难激发保健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保健运动的愉悦感,其影响学生终身健身习惯的养成。

三、保健体育课课程的构建。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树立新的保健体育教学思维模式。

加强对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的组织领导,重视体育保健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大实施力度,并推广传统康复、医疗体操及适应性康复体育的教材。任课教师加强对传统医疗体操,如练功十八法、八段绵、五禽戏、易筋经等进修学习,以适应教学。同时还应打破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体系,逐步走向以增进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能力和习惯。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有机地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保健体育课教学模式。

2、完善残疾体弱学生的教育体系,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切实把残疾人体育教育纳入本地区教育总体规划,建立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使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向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结合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现有的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教师对各类残疾学生进行有效教学,使体育保健课更加符合残疾体弱学生个体的需要,适应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求。

3、构建合理的保健体育课教材体系。

保健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构建,应根据保健体育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保健班学生身体特点的基础上,选编教材。从保健体育资料及目前病残学生的现状看,保健体育课内容应包括保健知识,即为保健理论部分;身体练习,即为实践部分;个人选用部分,即为终身体育能力(自己创编锻炼方法组合或擅长项目的某此创新)。高校病、残、弱学生的康复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而且需要营养和生活卫生方面的配合,因此,保健体育课理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身体练习的内容应根据个别情况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选择。

4、建立合理的保健体育考核办法。

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考核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水平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来提高高校保健体育教学质量。高校保健体育课的考核应根据教材内容体系而定,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对病、残、弱学生加大课外体育活动考核比例,以创编锻炼方法组合和擅长项目选择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做到以人为本,遵循病、残、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四、总结。

总之,新形势下的高校残疾体弱的体育教学,要将“康复、保健、健身”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康复、健身的基本手段、方法和保健的基本常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与保健打下基础。

体育教学论文 篇九

体育教学中要有效益意识就是在体育活动中要有所收获。体育教学的效益要看学生的变化,而且是很快的变化,而不是浪费时间的变化。体育教学目标要与教学效果是一致的,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从大的方面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具体的说,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教学结果要与教学计划相符合,与预期的目标、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吻合的。所以,为了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家长、社会的需求,就要进行体改革,使体育教学科学化有效化。

体育有效教学不是理论就可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进而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改革,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在创新的实践中进行改进。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不断的领会,并把这些理论逐步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能在实践时与理念进行对比,形成新感悟,而实践周而复始,这样问题就会发现并在分析中解决。落实与贯彻新课标就是一个反思性的教学过程。如果体育教学教师缺乏创新精神与反思精神,那么,新课标准的精神就会无法理解,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进度也很慢,体育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改革的实践者。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后作业等向个环境的实施都需要一定的策略,在每个策略中落实有效教学,如果我们无法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那么,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下面就体育教学的两个阶段中重点来谈一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1。准备阶段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这一阶段的实施策略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或者上课前的教学行为,或者说是教案的制定、场地器材的准备、学生的情况了解等。其中,教学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设计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使体育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而策划的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的特点,把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中。在操作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写在纸上的教案,还有一种是写在头脑中的教案。写在纸上的教案是死的,它适用于所教的几个班级,在几个班级的教学时,方案是一致的。而写在头脑中的教案是以纸上的教案为准的,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就要用到活的教案,根据班内的不同学生,上课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不同的事情等灵活的处理纸上的教案,使教案活起来,甚至让纸上的教案变得更科学。

在教学设计前,我们要弄清楚几个问题:第一,学生的实际是最重要的,每个班中的学生风气、兴趣爱好、原来的体育知识、技能水平等。第二,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比如学习态度、心理特点等要求达到一定的水平,应该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来做。当教师了解这些之后,教师就把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疏理,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选择、排序、改造、补充等,再筹划有效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比如:课程的结构、所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情境、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意外、如何处理这些意外等等。这些准备都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准备,有了这些预案,才可以打一个胜仗。教师们不要怕花费多于上课几倍的时间去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2。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实施是教学有效性的主要过程,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采取的一系列行为策略。课堂实施才能真正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教学的核心。有效性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环境的创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参与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那种死气沉沉的环境无法让学生兴奋起来,在活动时也无精打采。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的参与活动,与同伴一起探究合作学习。良好的教学环境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师生之间是民主的,是朋友关系,教师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应该鼓励,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之间能有正常的交流,能有竞赛也有合作;教师能根据教学情况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识,教学内容趣味化。

第二,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的教给学生知识与技术,不如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这是他们终身学习的保障,他们能自己进行活动,这是主动性的前提,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习的指导。比如说,在学习跳远时,有的小学生不能做出蹲踞式的动作,自己多次尝试都失败了,这时,教师提醒她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进行试跳,比如,可以站到高的地方跳下,在空中体会蹲踞的动作,接下来就可降低起跳的高度,直到体会蹲踞动作为止。其实,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学不会,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对方法,如果教师给以指导,他们就会很快掌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方法的学习过程。

第三,体育教师要保持教学的热情。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上课时没有精神,不想说话,处处表现得懒洋洋的,学生的精神肯定也不会足,他们更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口号宏亮、运动敏捷、表情丰富,他的这种情绪很快就传染给学生。这种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后,学生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喜欢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练习时也表现的格外卖力。当然,体育课堂需要高涨的热情,在体育学科的研究中也需要高涨的热情。表现出对自己的体育工作热爱,喜欢去探索与研究体育,不断学习体育知识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有较高的热情去研究体育教学改革。

在教学评价中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体育教学的评价改变以传统上以技能与体能的评价方法,而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能在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人格。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评价时,既要有知识、技能,还要有情感体验。评价时也要注意平时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有同伴对其的评价,也可以把家长的评价引入评价体系中来。这样的评价就会更为全面,更为客观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因此,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之处能迅速改正。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体育教学要做到有效,有效的程度判断主要以学生的进步为准,本着学生的发展为原则进行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不断反思,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学论文 中职 篇十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创办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体系。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榆林是一个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煤、天然气、石油、盐等资源的贮量和品质位居前列。开采和炼化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榆林目前有5所职业学校,由于几年前的普高热、升学热的影响,职业学校中又产生了综合高中,导致职业学校既不能向高校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又不能给社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

所以,要在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在自身教育教学管理上下功夫。只有制度的创新,管理观念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彻底革除不符合职教特征的赘生物,才能真正迎来职教的春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十一

要想提高足球教学效果,首要任务是让更多学生,特别是对足球缺乏认识的学生,全面地认识足球。如学生对足球认识越深,则可能对足球的学习兴趣就会越大。所以,体育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学习和掌握足球基本技术、战术,还应重视足球文化教学。应把足球的发展史,世界足球强国的足球比赛和技术特点,某些大型赛事经典镜头等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应用拓展知识、小技巧等方式向学生传播。如此,不但可避免传统说教式教学,还能使学生从全方位认识足球这项运动。同时,还可使学生认识到教师有着丰富的足球知识,强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信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奠定基础。这也就对教师的足球专业知识和文化有了更高要求。教师应不断了解足球相关的知识,在教学中将此类信息应用到教学中,强化学生认识。

2合理应用现代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有广泛应用,其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功能于一体,有着很强的直观性和表现力,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足球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当前,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已广泛应用到高校教育中,方便了教师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上,通过互联网可找到丰富多样的足球教学、赛事等资源,教师则可根据足球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内容应用到教学中。譬如:足球基础知识及技术教学中,可展示相关视频,使学生更为直观、生动、全面的'认识足球,体会踢球技法,同时也可使学生观察和认识到不同方法踢出球的运行轨线。再如,在基本战术教学中,可播放以往足球赛事录像中和教学战术相关的视频集锦,使学生切身地感受教学战术应用基础及方法;此外,引导学生观看足球赛事或录像,强化学生大局观和合作意识。此外,足球在线游戏具有很强的现实感,教师合理应用足球竞技游戏,使学生感受模拟中的大型足球赛,让他们产生现场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3科学组织足球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学计划掌握教学活动的大致过程,要根据教学实际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明确并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选用适用的教学法,采用有效教学方式。在制定体育课足球教学计划过程中,应从激发学生足球学习兴趣为基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易至难的安排足球教材内容。如此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参与到足球学习中,让他们切身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足球教学通常以班级为主,而这就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与运动基础上差异,教师应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和认知规律区别看待。比如:某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在教学练习中可进行单独讲解,或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如此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感受教师关怀,且可确保学生的兴趣持续度,提升日常学习积极型,进而提升学习效率;而一些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强,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增加任务或适当提升动作难度,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和学习,以免他们逐步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

4实施多样化组织教学法。

在体育足球课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和提升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出发,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法,实施多样化教学。本文探讨这两种教学法:一是游戏教学法。在大学足球课教学中,应充分应用好游戏教学法,该方法可充分激发学生足球兴趣,调动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如教师可将多种趣味型的足球游戏应用进来,则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学生练习中的枯燥心理,维持学生的兴趣,进而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变到主动学习状态;多种蕴含足球基本技术、战术的游戏应用,可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各种基础性技术和战术,进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足球课准备教学中通过足球游戏能够让学生做好参与到足球学习和练习中的身心准备,比如:“抢运球”、“两人夹球走”等有效。足球游戏在技术动作教学中,可有效缓解反复练习的乏味感和枯燥感,维持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另外,足球游戏应用到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中,可强化趣味性,调动他们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二是比赛教学法。如在教学中适当开展足球比赛,可充分缓解学生的枯燥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和练习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应用好该教学法,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性、提升足球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在准备教学中,可开展各种运球比赛,使学生在相对强度低的比赛中深入掌握运球技术;在教学中可适当开展传接球、射门等比赛,使学生在实际比赛中深入领会所学的技术动作;在身体素质练习中,同样可开展掷界外球、原地头球比远等比赛。另外,还可邀请其他专业或班级开展友谊赛。如果将这种比赛方式充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可有效保证学生对足球运动持续的兴趣。

5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体育足球课教学,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采取不同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足球,并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和改进教学法,实现多样化教学,实现优质高效的足球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利刚.比赛法在足球课教学中运用的效果研究[j].阴山学刊.。

[2]李辉,晏雪飞.浅谈利用兴趣保证高校足球教学效果[j].当代体育科技.。

[3]唐念.浅析大学生足球比赛与训练的意义[j].体育时空.。

体育教学论文发 篇十二

体育教学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体育教研、体育教学人员情况、体育教学设施四个子系统构成,其是整个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基础,其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运行效果。

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常规文件信息、学科和专业建设信息、课程建设信息等,这三个方面的管理信息主要内容有:有关日常教学文件、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包括名称、日期和内容等要素信息。体育教学常规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系部开设专业相关的教学文件名、建设日期、内容,学科专业建设名称、日期、内容和课程建设名称、日期、内容等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数据管理,便于快速高效地查询、增减、统计与分析相关信息。

1.2体育教研信息的管理。

体育教研信息主要包括体育教改与教研指南信息、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信息和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施信息等。具体信息有:教改与教研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名称、日期和内容,教学改革与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成果名称、建设日期和内容等。体育教学与研究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系部体育教学与研究的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准确把握系部教学改革和研究发展动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系部体育教学和研究的相关动向和实施情况。

体育教学人员信息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业绩考核信息、教师培训进修信息和教师工作酬金信息等。具体信息有姓名、性别、籍贯、民族、出生年月日、政治面貌、专业、学历、学位、职称、工作时间、职务、获奖统计、联系方式、业绩考核、进修培训等。体育教学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以上各种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

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信息主要是指体育教学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的相关信息,如场地设施建设、场地设施使用、场地设施管理等。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场地设施进行有效查询和统筹管理,有效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查询结果合理安排上课地点,有效提高课堂组织及教学的效果。

体育日常教学信息管理、教学文档信息管理、教学工作量信息管理、群体工作信息管理、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管理构成了体育教学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核心。

体育日常教学管理信息主要包括学生选课、教师安排、教材订购、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同行评议、课程考核、缓考补考、重修补修等。体育日常教学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快速有效的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数据管理,合理安排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体育教学工作量信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人员选聘、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学编制的确定等,如:选聘人员姓名和工作内容与要求、系部教学工作总量、教师个人教学工作量、教学编制设定和要求等。体育教学工作量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既可以方便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对以上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也可以方便其他相关人员对相关信息的查询。

2.3教学文档信息的管理。

教学文档信息主要有系部各个专业的教学规划、教学管理制度、教改与教研、教学评估信息等。教学文档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有效查询和管理,提高系部教学文档管理规范化水平。

2.4群体工作信息的管理。

群体工作信息主要是指校运动会和各类竞赛的有关信息,如活动开展的时间、项目,比赛项目的设置,比赛时间的安排,比赛成绩的`登记。群体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能够方便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以上信息进行查询和数据管理,有效保障学校各类群体活动的有序开展。

2.5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的管理。

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主要包括运动队训练和竞赛方面的有关信息,如运动队名称、人员情况、训练时间、参加比赛的时间、比赛成绩等。运动队训练竞赛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可以对以上信息进行有效查询管理,为学校运动队的科学训练提供保障。

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分析、教学质量评价共同构成了体育教学质量与评价管理体系,是整个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关键,体育教学质量与评价信息的完善对于及时反馈教学情况,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是指系部领导评教、教师之间评教、专家评教、教研室评教、学生评教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和课程考核成绩控制信息等,主要评教主体、评教客体、评教的时间和内容、评教结果及课程考核及格情况等内容进行管理。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体育教学管理人员便可以很轻松地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数据管理,为日常教学监控奠定基础。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信息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成绩的分析和实践技术课成绩的分析,如分析的时间、分析的结果等。建成的体育教学质量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教学管理人员查询和管理相关信息提供便利,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管理。

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是指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学科专业、教学常规、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教学评价、学生学风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如培养定位信息、队伍结构信息、教学中心地位信息、评价主体信息、评价个体信息、评价内容和时间信息、发展优势和特色信息、学风建设成果信息等。建成后的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既可以为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及时反馈各类教学信息提供便利,又可以为系部做出有关教学管理的正确决策提供帮助。

4.结语。

众所周知,教学管理规范化是当前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探索和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构建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不但是高校自身生存的需要,而且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选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十三

摘要:

足球是大学体育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足球教学中,由于学生足球基础知识和技术不健全使得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如何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大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引导学生认识足球、应用现代教学资源、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及采用多种教学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论文 篇十四

我国中专体育事业在广大的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仍存在部分不足,这制约了中专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浅析硕士论文我国中专体育教学近况毕业论文范文及不足的基础上,试着提出加强中专体育教学工作的几点对策,为中专体育教学革新贡献一点力量。

中专学院体育教学近况毕业论文范文浅析硕士论文解决对策。

随着体育教学革新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中专体育教学在社会、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教育工作者达成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的广泛共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体育课程得到提高;学校涉及体育课程的管理体系也日趋完善;体育教学课程中涉及的体育项目得到极大的丰富,使得学生的选择性增加;体育教学教材内容呈现出“一纲多本”的多样化特点;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攒了大量的既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又注重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经验。

从20世纪80年代起,外国已经开始倡导“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保健体育”等全新体育观念时,我国中专院校仍然在沿袭传统的“竞技体育”体育教育观念。这种观念在广大的中专体育教学工作者心中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与外国所提倡的“终身体育”等新观念相比,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具体来说,它是以培养竞技型人才为中心思想的,并没有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身心的健康发展,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因此,目前要想做好中专体育教学工作,就必须深入开展革新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工作,决仅仅以运动成绩的高低去判定学生体育课程分数的高低。

2.过时的教学内容、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

大纲中关于教学内容规定过于死板,这脱离了体育教学的精髓思想,而且脱离了实际。因为忽视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及自然环境的差异,而且忽视了农村与城市、贫穷地区与发达地区的院校体育硬件设施、经费的差异。这些理由导致了大纲无法适应所有院校的实际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纲的指导和权威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指的是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学”这一过程。教师完全按照大纲内容,以正规的方式教育学生,忽视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喜爱与否。如果学生根本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时,即使再多的演示和指导也是无用功。

3.对学生体育成绩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

目前,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体系过于单调,体现在评价内容、评价工具、评价策略毕业论文等几个方面。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表面看似公正客观,但是对学生而言是不公正的。这也降低了众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打击,对其体育学习的进步及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要使学生“玩中专、学中乐”,也就是在游戏之中乐于学习。为遵循这一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丰富体育教学策略毕业论文。根据授课内容,教师采用灵活多变、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为课堂创造一种特设的情景,让学生融入这一环境中,在游戏之中提升自己,教师也可以据此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2.巧用语言艺术。

虽然通常说来,体育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的动作指导、身体示范为主要内容,但是教育的语言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这要求教师在传授内容时语言必须具备简明干练、清晰准确的表达动作要领,同时也要注意对于学生的感染力和鼓舞性,具备感染力的语句对于学生的心理活动可以起到鼓舞性作用,使得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迫不及待的去尝试锻炼,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

3.理顺教学内容,把握重点。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理顺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只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突出重点,才能在教学的内容安排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尽可能的切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尽量分解较难的动作要领,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内掌握所学的技术要领。

4.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作为推动论文范文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必须得到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达到鼓舞学生学习的作用。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要基于新课标的指导,既注重最终的测试成绩,又要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这样才能克服传统评价体系对于体质差的同学不公正的弊端,提高他们对于体育课的热爱程度,再通过体育课程提高自身的体能素质和个人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在浅析硕士论文目前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及理由的基础上,提出了丰富体育教学策略毕业论文、巧用语言艺术、理顺教学内容,把握重点、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等对策,旨在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中专院校体育教学质量。

教学论文 中职 篇十五

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发现一些学生渐入佳境,他们似乎本来心灵手巧。这时我从思维的类型突破他们一直以来的自卑感。多少年来,人们在学习中、工作中,无论是机械记忆还是理解记忆,大多数情况靠左半脑负责;右半脑或闲着,或只起被动辅助和衬托作用。人的左右半脑是不平衡发展的,统计显示,绝大多数人是左脑发达(其中大约一半的人比较均衡)。而左右脑发育的程度不同,隐含了很多特质和天赋的秘密。早在1956年,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发现,美国学校的测试题95%以上是在考学生的记忆。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问分类法,即影响了两代美国人的.“布鲁姆学问分类法”。该分类法把高技能学问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几个类别。右脑是创造脑,在今天更加重要,而动手能力强则是右脑的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很多同学曾经学得不好,是思维类型与考试不匹配,而不是不聪明,更不是没用。讲职业规划,要他们坚持、坚守,要有扎根意识,要等到开花结果。要想成为一名高级技工,也许不需要专业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最基层的摸爬滚打是必须的,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熟能生巧,经验出真知。同时技术性强,工作专注率高,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观念,不需要被监督也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二、讲发展大势,以面向未来的心态培养学生成才。

鲁迅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在中国当前,确实存在着坐机关的优越感及优越性,存在着蓝领社会地位低下、待遇不稳定的状况,但是,这个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了。最近,经济学家龙永图在一次公开论坛上建议,国家应该加快实施让技工富起来的“蓝领战略”,以应对世界性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变革,在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换之中,造就以技工为主体的中产阶层。从欧美国家的历史来看,在完成初级工业化后,经济富裕效应在制造了一大批企业精英后,由于企业对技工需求的不可替代性,企业必须拿出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与技工人才分享,这种溢出效率造成了财富分配开始向产业工人中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等群体扩散。由于产业工人数量庞大,他们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地位的改善,使欧美社会的中产阶级化具有了规模意义,也是欧美国家能够形成“橄榄型社会”中产阶层占大头的主要原因。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步入造就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富裕型社会新阶段。由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有机调动,技工、高级技工成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香饽饽”。随着稀缺性的逐步增加,社会对蓝领阶层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江苏昆山28万元年薪难以聘请到高级电焊工;浙江杭州月薪6000元招不到合适的数控机床操作工;河北唐山月薪5000元招高级电焊工却无人应聘。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仅占工人总数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40%的比例相差甚远,高级技工的缺口达数十万人。沈阳鼓风机厂的徐强和杨占华,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享受国务院专家待遇的典型。这一系列的市场信号表明了我国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和操作性人才将成为社会长期的宠儿。一个合理的分析总是会打动学生的内心,一份美好的期待总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学生的实际,只有这样才可以启动学生内在的动力,这是我一直坚持做的,也是一直有所收益的。

体育教学论文 篇十六

体育教学和其它的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体育教学对于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场地的需求量较高。但是有些大专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是其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场地狭小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学生们得不到充足的锻炼,体育教学也会逐渐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大专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包括竞争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具体来说可以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社会必将呈现出一定的知识性和竞争性。对大专院校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其能够更好地接受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可见,进行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在步入社会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个有竞争意识,同时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可以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且,自身的进取心和拼搏能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2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大专体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来进行不同的体育教学。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传授的知识也比较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针对现如今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大专体育教学课程采用了变化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表现在体育课堂中,在其它的科目的教学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3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是其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还是步入社会之后,这种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能力。在大专的体育教学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比赛,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设置体育游戏和竞赛,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上对自身组织能力进行锻炼,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4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现如今,想要在社会的某个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处于优势地位,都取决于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学完全可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如果学生能够经常参加体育比赛和表演,必然会丰富其业余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体育教师需要对体育项目的内涵以及实际的训练规则进行分解处理,学生们每一个环节都掌握了,才能够从总体上增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促进其精神的满足。

2.5对学生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大专院校的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如果反应能力较强,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尤其是学生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反应能力和其处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大专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很多教学环节都会对这一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包括教师在教授篮球传球以及进攻的技巧时,需要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反映,用较短的时间赢得更多的机会。可见,学生们可以从体育教学中发现自己反应能力的不足,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1学习技术能力的训练。

只有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的设计几项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和创设各种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径项目,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才能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在田径普修课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加训练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应当把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体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加以理解。此外,还应当重视体育教学技能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时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形成较高的教学能力,这些课程主要有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科研与方法等。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增强学生基本体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加强。体育教学要和社会的发展和岗位的需要相结合,避免出现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无法适应的现象。另外,大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其实践能力要求比较突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除了该文介绍的几种能力的培养之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社交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这也是促进体育教育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十七

“分层次教学”是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完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要求。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级金融学院选修网球课的150名学生(男80名,女70名),分为中级班(70名)和初级班(80名)进行分层教学。对照组:2010级会计学院选网球课的150名学生(男80名,女70名)进行不分层教学。两个组按照各自既定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实验前后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网球的技能掌握的情况,按照湖北经济学院网球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测试,便于试验后对比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育层次教学改革研究提供详实的案例,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现实的参考。

1.学生对体育层次教学改革的态度、认知情况。

针对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在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以教育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体育分层次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为了及时掌握金融学院学生对采用网球分层式体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认识等,我们制定了专题问卷调查表。以金融学院2010级选网球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50份,其中男生80份,女生70份;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两周后,我们采用再测法,比较了两次调查结果,并求出两次测试答案间的相关系数。其再测信度系数为r=0.87(p0.01)。对金融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92.5%的学生肯定了体育课分层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因此,91.3%的学生乐意参加体育层次的教学活动,8.5%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体育分层教学改革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欢,是因为学生认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习最基本的技术,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锻炼热情,同时还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是:有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56.4%),能满足健身娱乐的需要(28.1%),能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38.7%),能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25.8%)。基于对层次体育教学方式的.认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动机也相对一致,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为了强身健体的选择频率为58.7%,满足兴趣爱好的选择频次为47.1%,增强人际交往的选择频次为24.7%,而为了取得学分和消遣娱乐的选择频次则分别为12.5%和7.2%。

2.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状况。

由于两个是实验组采用的体育教学形式不同,体育课教学内容与目标各有侧重,为较客观地分析和说明问题,实验初期,对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选网球课的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男女50米、男1000米,女800米、实心球)等三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发现其中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经过一年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后,两个实验组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性变化(p0.05)。具体地表现为,金融学院学生的50m和男1000m(女800m)的总体平均成绩要明显好于会计学院学生的总体平均成绩。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学生的实心球平均成绩没有明显差距。将实验前后成绩进行纵向比较,我们发现学生通过一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后,身体素质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金融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提高的幅度最为显著。其中的具体原因在于:身体素质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它具有明显的可塑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由于体育分项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水平的分类,教学内容更适合自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热情较高,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多。因此,通过一年的学习后,金融学院的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好于会计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了体育课分层的教学法是是一种更为理想的体育教学方式。

3.实验前后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对比分析。

4.1高校体育层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现实条件的不断变化,须适时地对体育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体制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4.2高校体育俱层次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多方的通力配合与协调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建议在进行体育层次教学改革时,必须要得到学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

4.3高校实施体育分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对自身素质进行全面检验的过程,建议在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4.4加强师生间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可能会产生“标签效应”(特别在起始阶段),即被分到较低层次组的学生在心理上可能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对自己缺乏信心,以致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必要时教师可以采用非指导性技术鼓励或指导学生弄清楚概念,再帮助学生掌握技能。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克服困难技术技能有所提高时教师应无条件给予认可和关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5分层教学要适时地修订与分层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加强教与学的信息联系及反馈,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级别的技术练习和组织竞赛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形式的评价与鼓励。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驾驭分层教学的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更大空间的提升。

体育课教学论文 篇十八

如今社会经济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重要阶段,人本思想也在逐渐深入,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体育也应该不断改革创新,因此需要引入分层教学方法,在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实施分层教育,强化学生整体能力,在高校田径课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更加强化。分层教学法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别将其分成不同小组,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需求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乐趣,激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能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1.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性。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身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力,高校田径教学效果的提升也离不开分层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减轻。

1.1分层教学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自我特点和个性实施的,所以能够促进每一位体育运动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可以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安排与其自身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田径运动中去,同时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

1.2借助于分层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明显提升,学习的质量也会有所提高,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法完全适应学生的自身情况,课程的开展与学生的能力水平完全吻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吸收。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之上为学生量身定做相应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明显提升。除此之外,分层教学方法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与进步。最后,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在分层教学方法中也会有所提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将会得到大大提升。分层教学的模式让教师必须依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征来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挑战性的工作方法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也会使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对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如今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高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分层教学方法广泛的应用到了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对分层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考察清楚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学生的身体特征等,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评定,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2.1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的前提就是了解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和能力,教师应该在实施教学方法之前就采取调查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在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不同层次的水平之后再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分层教学方法应用的成功。比如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田径运动的调查问卷,由学生完成这些问卷的填写,通过审查这些调查问卷的方法初步了解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为了保证分层的准确性,教师还可以展开体能拓展训练,通过测试的结果掌握真实的数据。

2.2合理划分运动小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之后就需要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组,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情况以及田径运动水平分成3个层次:首先是身体素质较好的,有一定田径技术基础的学生分成一个层次;其次是身体素质较好但是田径运动水平较差的,这些学生放在同一层次;最后一个层次是身体素质非常薄弱,而且田径基础能力也比较弱的学生,同时,对田径运动缺乏兴趣的同学也归在这个层次的小组中。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应该采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主要围绕着教学内容对学生现有的知识进行拓宽,为学生传授一些难度较高的田径运动动作,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动作的难度,这样的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田径运动的激情。为了更好的调动课堂气氛,可以让这批学生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做一些表演示范性的动作,展现自身的能力,也能为其他层次的学生树立榜样。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系统性教学方法,首先需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住田径运动的动作要领,能够吸收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可以让这部分学生依次演示田径运动,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动作给予正确的指正与引导,让学生快速掌握运动的精髓部分,从而促进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由于第三层次的学生田径运动水平和能力比较低,而且还存在着不喜欢田径运动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一层次学生的教学,可以亲自为学生演示田径运动,将田径运动动作要领划分成不同的步骤,教师分步骤为学生做演示,学生跟着教师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演示动作,还需要为学生及时指正问题。教师应该对那些缺乏田径运动兴趣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方法,经常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并给学生提供更加有趣的运动项目,让这些学生喜欢上田径运动,并积极投身到田径运动中去。

2.3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除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之外,教师还应该对其设定不同的目标要求,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运动要求。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以及田径运动水平都是不同的,如果为所有的学生设定相同的'运动目标,那么第三层次的学生肯定达不到要求,可能还会因此产生自卑的心理,导致其更加不喜欢田径运动。所以根据学生层次设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进行400米短跑训练的时候,不能要求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分层次设定完成的时间,比如说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要求在1.5min以内跑完,第二层次的学生要求在2min内跑完,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时间。

2.4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分层次教学中,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田径运动水平更是截然不同,所以田径成绩差别自然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对其田径成绩进行分层评价。上文中提到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与其相吻合的分层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区别性的评价,检验每一位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从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

3.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程中的应用要求。

分层教育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实施的基础在于确定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以下几点要求来进行:

3.1需要遵循全体性的要求。因为在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首先需要按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保证全体学生在自身基础之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3.2要掌握协调补充的原则。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教育,但是在完成初次分组之后,还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根据后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让每一位同学所学到的知识都与自身水平相适应。

3.3注重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是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时非常值得重视的一项原则,教师不可以完全以严厉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应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不断进步的动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想办法为学生解决困难,并告知其解决办法,以便日后学生能够自己处理问题。如果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获得成功,教师还应该给予其足够的奖励。分层次教学必须要以体育课教学大纲为前提,在参考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再考虑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不能让学生一直停留在同一层次的水平上,如果由学生水平出现落后的情况,还要降到下一个层次中,水平得到提升的学生要提拔到上一层次。

4.结束语。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顺利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分层教学方法的支持,分层教学方法坚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同时深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共同发展与进步,促进每一位学生田径运动能力的提高,为不同阶段的同学设计出与其自身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所有同学都能感受到自身水平的提升,感受成功的喜悦。但是,高校田径运动教学在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掌握原则,重视教学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这也是关乎于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廖恺仲.谈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j].甘肃教育,2011.

[2]宋若飞.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3.

[3]薛冰.田径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