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123查范文网!

当前位置: 123查范文网 > 申请 > 留学申请 >

数学课堂教学探索(优质22篇)

时间:| 作者:文锋

范本是一种示范性的文本,它能够展示出一种优秀的写作风格和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这些总结范文是作者经过精心创作和整理的,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篇一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以新颖性和改革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很多地方开始试行。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在课堂上面对面交流,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它通过学生在家或在其他地方观看教学视频来实现教师授课的目的,这就使教学场所和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有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之后,回到课堂,与教师、同学交流,以习得知识。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解除学生视频学习中的困惑,与学生讨论、探究更多问题,这样就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使课堂教学成果得到最大的呈现。

初中阶段,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在这个阶段里,他们自我意识发展迅速,有较强的对比观,因此,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能更大地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视频学习的进度,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也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自由地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

从学习效率上看,“翻转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从初步学习到深层学习,从被动学习到自主探究,最终实现深层思考的可能,使师生沟通更具有效率。

“翻转课堂”是由最初的帮助学生补课到“可汗学院”等演化而来的,随着各种信息运用、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翻转课堂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适应这个过程,并使翻转课堂效率更高,值得每个中学老师思考和探究。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1.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多样的“翻转”,首先,是教师的“翻转”,教师的作用在“翻转课堂”中会有较大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他们在讲台上将自己的学识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课堂成了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最主要的平台,而到了课下,教师的作用也只是简单的答疑。在初中阶段,个别学生会有“畏师”心理,不敢和老师交流,因此,课下的答疑效果不显著。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从台上,走到了台下,引导和答疑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和任务,这样,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时间无疑会增加很多,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和把握也会更精准,因此,教师在“翻转课堂”上,不应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而应将学生当做主体,以更多的时间,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问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是学生的“翻转”,学生的角色在“翻转课堂”中也会产生很大变化,他们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收者,也不再是在课堂上不论有兴趣与否、能接受与否都要参与的人,他们可以在“翻转课堂”中选择暂停或者重听,可以在不理解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及时解除小的困惑,从而实现知识点真正的融会贯通,实现学习兴趣的最大化。同时,到了线下,他们成了问题的提出者和探究者,每一节课都会让他们产生新的问题,他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将这些问题整理记录下来,以利用更多的学校课堂时间,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

正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新的模式,教师应该十分明确地认识到这种变化,在这一模式的促进下充分发挥引导和帮助作用,指引学生在学习数学上更自主、更高效,更突显主体的地位。

2.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能学、乐学为准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更应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理清教学难度,以让学生有学习的“循序渐进”之感。“翻转课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他们能更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但初中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大多数同学遇到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或在学习中因为内容的不熟悉而受挫时,学习的兴趣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虽然学习条件有了提高,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不高,学习效率肯定也十分低下,因此,在设计“翻转课堂”内容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结合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题目,同时,用心挖掘,不断创新表现方式,通过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模式,结合图片、视频等等新方法,将抽象复杂的数学公式或题型转化为更适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的内容,让他们在更快乐、更开心的氛围中,体验数学的奥秘,进而不断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实现方式与效率的双丰收。

3.在课堂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切实针对学生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翻转课堂”强调师生交流,学生有疑而问,教师应该有问必答,引导学生学会问,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强化师生互动是“翻转课堂”的重要原则,只有充分利用互动的时间和机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才有可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才能更有针对性在下次教学设置中体现或者强化相关知识点。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更多了,他们可以思考更多问题,可以充分地利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进而更好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都需要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翻转课堂”中,每个数学老师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做教学策略的调整,也可以通过诸如集体备课、明确分工、制定不同辅导计划等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以更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教师也应注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学习是一个需要督促和监督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在“翻转课堂”的模式里,教师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多元,可以通过督促学生自己总结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等等方式体现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真正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产生和发展必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其优点是十分明显的,数学教师在实际践行这一模式时,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内外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更好实现知识的内化,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林君芬.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钱研,陈晓慧.南加州大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6.

[3]高志敏.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分析[j].生活教育,2015(23).

[4]刘凯.翻轉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二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有限,持久性差,会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服务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开放、富有情趣的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氛围。电教媒体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以及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借助微机展示“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通过欣赏美伦美奂的景色,学生大胆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营造了探索问题的氛围。学生把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逐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技巧,同时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加以解决,达到“乐学”的目的。

二、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信息技术的融入有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实验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中学数学实验由于受到实际器材的限制,有些实验往往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而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对一些几何量(包括动态图形的几何量)进行及时的度量和计算,于是许多图形的几何性质、某些条件对图形性质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了。

例如,在探索正比例函数中y随x变化的规律时,可以演示几何画板课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k任取不同的数值,观察图像的位置,给出图像上任意一点测量出此点的坐标,拖动此点变换它的位置。观察此点的横纵坐标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归纳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几何画板课件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展示了“形”与“数”的转化。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初三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两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四、上网查阅资料,让课堂跨越时空界限。

计算机和互联网蕴涵了无穷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去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乐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比如学习统计知识时,教材中呈现的数据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情况。这些内容在互联网上都能查阅到(可以直接进入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去查一查相关的数据,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索论文 篇三

在小学生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下面的几种放法:(1)每个文具盒放3支,9÷3=3(盒);(2)每个文具盒放9支,9÷9=1(支);(3)每个文具盒放2支,9÷2=4(盒)多1(支);(4)每个文具盒放4支,9÷4=2(盒)多1(支);(5)每个文具盒放5个,9÷5=1(盒)多4(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认真地研究以上的几个除法算式,同时对于小学生进行提问:“具体的放法能够分成几种情况?”小学生会非常容易地发现:一种是能够刚好分完,另一种是在分完之后仍然剩下。这样,教师就可以告诉小学生,对于刚好分完的情况,是除法的除法算式,大家在之前的课堂上已经学会了,对于分完之后仍然剩下的情况,将其称之为“有余数的除法”,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板书。同时,教师也应该教给小学生分完之后仍然剩下的数是“余数”。由此看来,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新课导入,能够非常科学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四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育。但在传统的教学质量观中,对于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造成了种种缺陷,也对落实素质教育设置了很多障碍。因此,重新认识情感教育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

一、树立情感理念:展现数学的内在统一美。

数学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数学的灵魂之所在,数学的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固然需要分别学习各部分知识,但绝不是要将它们割裂成互不联系的众多的“知识点”去分别死记硬背,因为这样不但丢掉了数学的灵魂,学到的也不是真正的数学。我们的教材努力体现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数学的统一美。而且,通过这种联系和统一,使得整个数学内容显得线条清晰,结构简洁,体现了一种简洁的美,让学生有可能体会到华罗庚所提倡的学习数学“由厚而薄”的绝妙境界。如在讲解乘法公式时,可简单介绍一下“杨辉三角”的知识,不仅能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感受到“杨辉三角”之美,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积极愉悦的情绪、情感支配下,减少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欣赏数学、鉴赏数学、评价数学活动只有在学习数学和做数学的过程中才可进行。只有置身于其中,才能分享这种美,才能产生喜悦的感受,感受到精神上的亢奋,而不是感官的满足。

二、挖掘情感因素:再写教材中的丰富情感因素。

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摒弃所谓的教师“尊严”,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敢于批评争论,让周围环境成为学生灵感的激发场所。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思和观点。教师应发挥“集思广益,智力互激”的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合作者、朋友。教师处处显示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教学民主、情感共振。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时,教师必须用鼓励、肯定、表扬、探讨等口气给予互动。课堂教学中,处处渗透着教师的热情和鼓励,当好向导,角色的定位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动、合作、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促进反省认识的发展。在分享成功的喜悦中,促进了群体意识的形成。

课堂教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到练习题以及思考题所选用的素材都应尽可能选择生活中学生熟知的`实例,且具有趣味性、富有挑战性,只有这样的精妙设计,才使课堂教学内容不再空洞、枯燥,而是有趣味性,拉近了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时,先从生活中的旋转、平移说起:有的说乘坐电梯、荡秋千、旋转木马等,学生兴奋异常,思维活跃,实现了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了对问题的整体认识水平。老师借机切入正题,总结出旋转、平移的概念、特征、性质。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感到易学,更能刺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真正体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时,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或小木条、图钉,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自主探索,然后小组讨论;然后对全班对各种方法进行归纳,教师点评,总结;最后在应用知识中得到巩固、提高。学生热情参与、积极学习、争先解决问题,建立“个人——小组——全班”、“学生——教师”二维立体的动态过程,在整个相互交流、沟通,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总之,注重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喜欢学习,推动学生由苦学、厌学向乐学、愿学转变,这已成为比单纯传授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先友.数学学习情感和情感教育初探[j].黄冈师专学报,(3).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3]赵霞.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

探索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篇五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可从制定教学方案、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学法指导和教学反馈几方面做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这又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又一课题。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制定出来的。同样,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初中数学的教与学。学情,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的客观过程,它又可分为本质学情和具体学情。本质学情,指的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实际情况;具体学情,指的是一个学生或一类学生甚至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体的学习特征。教师在钻研教材、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设计教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克服教学工作中的主观盲目性。

二.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上课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教什么,学生就死记硬背什么。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不一定吸引每一个学生,对讲授内容已经掌握的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样很容易开小差。而自控能力差、基础差、听不懂的学生更改变不了上课说话、睡觉或看小说的状况。学生在这样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情境中,养成了不动脑、不动手、不爱看书,过分依赖老师的被动学习的习惯。这既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是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应当把课堂当成教师的一言堂,而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自觉主动地观察、思考,并让学生动手做、动口说。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打破常规,对一个问题要从多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求答案,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应有的培养与发展,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开发学生智能

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摆在教学活动的首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埃得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自学的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为此,应抓好以下几个主面:如何看书、预习、听课、做笔记;如何做作业、复习、小结;如何发现问题、质疑;如何有效思考等。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学到广博的知识,进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四.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师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节教学方法。学生课内练习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避免机械重复。形成性测试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订补救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与学两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和提高。

[

《探索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篇六

摘要:合情推理分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三种形式.学习合情推理方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贯彻合情推理理念,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通过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合情推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实践表明,可以将合情推理分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三种形式.学习合情推理方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概念.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初中数学教材在编排上,体现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和学习教材内容,对学生形成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例如,在讲“有理数的加减法”时,学生探索加减法法则的过程实际就是归纳过程,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目标.

二、贯彻合情推理理念,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对单纯传授教学知识思想的转变,不仅要重视教学知识的结论,还需要重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将合情推理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目标.

三、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实现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由生活案例中增强学生的推理意识,形成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保障.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引入例题:两个人握一次手,若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则:3个人共握几次手,4个人共握几次手,5个人共握几次手,n个人共握几次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生猜想—推理的过程,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作者:殷学民单位:江苏东台市实验中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七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突出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中问题情景放在首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挖掘新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能看到但必须跳一下才能够着,得到了又有新目标出现”的情境中,让学生数学学习空间逐步扩大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自身的数学活动,建构对数学知识理解,发展思维能力。开展数学实验,创设合情推理的教学平台,减少机械式的学习活动,更主动地引进实验观察、猜想与探究的活动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因而数学教学每一环节中,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尝试解题,体验数学,领悟数学。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自主发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交流、推广,整合知识,反思探究,互相启迪,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明理创新,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长期以来,通过测试或考试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标准往往只注重解题的结果的唯一性,在追求规范划一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个性,淡漠了创新的欲望。

因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摒弃过去那种只注重分数,“一卷定终生”的做法,而是多渠道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应关注学生取得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应做到:知识评价与能力评,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实施课堂观察评价方法:课堂观察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非常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留心学生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注意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课堂上我们常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看看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清晰、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以此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与灵活性。建立学习成长电子档案:遵循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对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实行成长电子档案评价方法。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选择,只提出一些建议。由学生自行安排,收集的内容为学生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典型试题的'研究小成果,一道习题的多种解决与妙解,感触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日记,给老师的建议等,使成长电子档案变成与教师交流的一种工具与途径,从而使学生逐渐对成长电子档案产生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第二阶段是规范要求,不断完善。第三阶段是反思提炼,总结推广,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为手段的先进评价育人功能。运用档案袋评价法,建立学生个体学习成长电子档案,收集相关信息与数据,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各种学习评定表、测试成绩、竞赛成绩、获奖情况、学习反思、问卷调查、他人评价等动态内容,按单元、月份或学期及时进行量比与定性、评价与总结,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能有意识的注意自己在解题能力、思维能力、努力程度、进取过程、兴趣、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建立可操作的多样化、多元化评估体系:设计学生课堂数学学习情况评定表、学生单元、学期学习情况评定表,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数学学习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家长评。指导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意识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再结合家长的家庭作业反馈、观察记录情况等,逐月比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和奖励,对表现少好的及时与他交流沟通和鼓励,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突出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殿堂,成为学生学德习才、增长心智、拓展视野、立志腾飞的摇篮。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八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有限,持久性差,会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服务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开放、富有情趣的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氛围。电教媒体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以及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借助微机展示“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通过欣赏美伦美奂的景色,学生大胆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营造了探索问题的氛围。学生把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逐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技巧,同时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加以解决,达到“乐学”的目的。

二、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信息技术的融入有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实验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中学数学实验由于受到实际器材的限制,有些实验往往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而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对一些几何量(包括动态图形的几何量)进行及时的度量和计算,于是许多图形的几何性质、某些条件对图形性质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了。

例如,在探索正比例函数中y随x变化的规律时,可以演示几何画板课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k任取不同的数值,观察图像的位置,给出图像上任意一点测量出此点的坐标,拖动此点变换它的位置。观察此点的横纵坐标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归纳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几何画板课件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展示了“形”与“数”的转化。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初三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两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四、上网查阅资料,让课堂跨越时空界限。

计算机和互联网蕴涵了无穷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去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乐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比如学习统计知识时,教材中呈现的数据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情况。这些内容在互联网上都能查阅到(可以直接进入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去查一查相关的数据,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九

第三初级中学地处瓦房店东部城乡结合部,经济欠发达,学校发展处于劣势。为了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围绕“教师素质的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适应”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中,进一步加大了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改变课堂教学“高耗时,低效能”的现状,对课堂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和突破。1.摒弃陈旧观念,建立良性教学机制通过深入持久的改革,让教师彻底摒弃陈旧的观念和过时的做法,杜绝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抢夺学生自习的现象,建立起“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良性教学机制。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依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和课堂作业能否当堂完成作为衡量课堂成效的主要标准。采取“从头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策略,通过严格执行任务承包制、团体考核制、连带责任制等配套措施,确保改革取得成效。通过引领教师开展一系列的学习、讨论、观摩、听课、评课、比赛等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3.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效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备课和学案制度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源头。为从源头上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质量不好的问题,要以备课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教学问题集体解决机制,强化集体备课制度,加大听课力度,将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评价备课效率和学案质量的主要依据,在备课阶段就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可靠保障。

二、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教师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教师坚持课堂教学的“三段式”,即备课时写“课前设想”,设计教学思路和环节;上课时做到“课中落实”,即课堂上尽力体现“课前设想”;上课后写“课后反思”,针对实际教学情况,结合教学设想,分析实际教学体现程度。进行反思性教学,并让反思成为习惯,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交流反思,要求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要树立起沟通交流的意识,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解剖分析,通过相互研讨交流,多种观点、多视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清楚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并提出改进意见,在交流中展开教学反思,有利于拓展思路,共享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探究为基础,以“尚美”教育为引领的基本“教与学”的方式。模式分为“三环节、六步骤、十八项具体要求”,目的在于引领教师通过营造美的教与学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学习兴趣,提升其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质疑思考、合作探究中经历知识的生成,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2.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今的教学由过去研究如何教变为现在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提出课堂教学新要求:“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导语(情境设计)、讲设疑(课堂调控)、讲拓展(能力提升);三不讲:学生自己会的不讲,学生间能讲的'不讲,大多数听得懂的不讲。以及“五让”: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表述。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自己上网搜寻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真正开展合作性学习,共同寻找最佳答案。通过信息技术介入学习活动,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实施新课程的学生与以往同年级学生相比,其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学生学习兴趣浓了;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了;三是动手实验能力明显提高;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四、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文化建设。

学校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着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多动脑筋:挖掘学校课程资源,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对教师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编写校本教材。注重发挥课程的文化功能,在地方课、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等课程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重点渗透和彰显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课程是学生走向美好人生的桥梁,一方面让教师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内容,对学生实施“尚美”教育;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培养。围绕“尚美”教育,我们先后开发并实施了下列课程:《诵读经典涵养心灵》为学校美育与国学修养校本教材;《硬笔书法欣赏与临摹》主要是训练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技能,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和行为习惯;《素描———几何形体》主要是培养美术兴趣,丰富人文素养;《形体艺术教程》《琵琶演奏训练》《太极拳教程》训练学生基本的形体造型技能,健美体魄,增强体质。除上述课程之外,学校还建设了两个艺术教育基地:“大连北方美术高中三中教育教学基地”和“瓦房店市歌舞团三中舞蹈教学基地”。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两个基地?不仅仅是培养兴趣或训练基本技能这样简单,而应该是给那些具有美术、舞蹈(音乐)天分或潜能而又有志于将来走这条道路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依据自身情况提前进行人生职业规划,尽早接触专业知识训练,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并不难,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脚踏实地就能一步步实现目标。随着课改实践的逐渐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各界和家长对课改的认同,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高玲.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9).

[2]许建国.初中教育发展的定位、路径与问题:京津初中教育发展调研引发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9).

[3]马成清.农村初中教育管理现状的思考及对策探讨[j].赤子(中旬),2014(4).

[4]沈正元.宽,让初中教育充满生命活力[j].初中生世界,(40).

[5]王旭彤.找寻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的最佳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篇十

(一)视频制作。

课前教师自制视频,也可利用开放式的教学资源中的已有视频,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二者有机结合。例如,将空间几何体中圆柱、圆锥、圆台的结构特征及其表面积等几个知识点制作成视频。视频的制作突出圆柱、圆锥、圆台的旋转性质及侧面展开图的呈现,视频播放时间3-7分钟。课前要求a、b两个班的学生提前1~2天时间,通过视频自主学习并提出问题,学生留言,教师和同学可以通过回复进行讨论。教师就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互动解答的同时做好统计归类,得出学生提出问题的主要集中点,以便在课堂教学时相对确定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答,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圆锥的表面积,a、b两个班级中提出最多的问题是侧面展开图求法。那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将此作为重点进行分组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协作、会话、创设情境等方法的运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习惯,然后通过协作、沟通、交流学习得出结论,并且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及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注重分组讨论等方法的应用,增强学习兴趣,加快学生对知识吸收内化的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结合观看视频后学生的留言,将a、b每个班同学分成6个讨论组,就圆锥侧面展开图面积求解方法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各组给出讨论结果。根据讨论结果最后教师总结圆锥侧面展开图面积的两种求解方法,这两种方法均为学生提出,教师只是归纳这两种方法使用时的条件。

(三)建立学习档案。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有效掌握相应知识,在课后还可以进行回放再学习,对课堂教学中的疑问可以再梳理总结而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教师对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通过针对学生独立学习的表现、沟通协作表现、自主学习的计划性、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等建立学习档案。学习档案中还包括教师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过程性、及时性、针对性的综合评价,学生可以即时得到反馈,并对自己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定位,以及有效及时地反思总结。对课前提出问题的同学和没提问题的同学记录,并记录提出问题的次数及问题的关键性。将课堂上讨论热烈、积极沟通协作、主动思考的小组成员记录下来,下次分组时考虑以强带弱等,然后形成过程性的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在尝试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增强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计划性、自主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教师改善教学方法。但推广普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教育理念有待转变。

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原因,大部分教师在理念的转变上还无法主动积极跟上,依然停留在教书匠的角色上,教师还是坚持课前写备课笔记、填鸭式上课、布置作业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因家庭教育、经济条件、基础知识、社会发展等多种原因,越来越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兴趣,他们渴望创新式的生动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在之前对教学知识进行先录制视频资料,然后放在学习网站,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主动教授为主变为辅助指导为主,学生由被动接受为主变为主动学习为主。这一思想理念的转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引导,广大教师主动迎接挑战。实际在尝试教学的过程中这一挑战最大,首先我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在摸索着选择哪些知识点要制作,哪些内容不制作成视频。我从主观意识上就没有准备把每节课都制作成视频的想法,因为制作视频的的确确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其次,学生一开始对翻转教学很感兴趣,但随着翻转教学的经常化,学生课前对视频的观看意识也随之下降。再次,a、b两个班的学习情况也存在差异,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a班相对b班课堂氛围、学习效果更好,那么在翻转课堂尝试教学的过程我本以为会出现b好过a,然而无论是从自主学习观看视频的兴趣度还是从学习效果来看,实际情况依然是a好过b。

(二)教育资源有待均衡。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条件因素,各地的教育资源分配也不均衡,翻转课堂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挑战就是视频录制上传网络等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挑战。比如没有摄录设备和软件,网络上传下载速度慢等。在录制拍摄视频、上传文件、软件开发等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而在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力量不够的前提下制约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普及。由于我校有信息技术中心这一专门部门,在尝试的过程中拍摄、编辑与上传视频这都不是问题。但由于没有专门的翻转课堂的服务平台,于是我将视频上传到了自己的博客来供学生学习与下载。这从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方面讲有些不便利。另外博客不是为翻转课堂专门开发的,这一平台只适用于交流与沟通使用,没有专门的分类统计模块,这就无法在博客上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我还需要另外单独统计,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而这就削弱了翻转课堂学生对评价的及时性。今后如果能建设专门的翻转课堂网络平台,并在平台上开发专门的统计模块,那对我校翻转课堂教学的推广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翻转内涵有待深化。

翻转课堂很容易在教学教程中就变成了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的功夫都在课外,无论是教师课前制作视频,还是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并与学生网络互动,以及课后回看复习,这些都要教师及学生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其中。而在尝试的过程来看,学生与教师的网络互动量和互动时间还不够,这很容易使翻转课堂变成了只是学生观看视频而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这是对翻转课堂的误解,因此对翻转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作为幼师数学教师理应紧跟时代潮流,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主动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智地看到制约翻转课堂的现实因素,正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应当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学科先进行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再逐步进行推广应用。

山区美术课堂教学探索论文 篇十一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无论是地理还是人文环境,差异都很大,具体到各特殊教育学校,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对于地处山区的特教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工作。山区特教学校要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精准施教”的教育理念,确保每一位毕业生掌握适应当地社会生活的劳动生产技能,提升就业质量,学会独立生活,有效融入社会。

一、课程:因地制宜。

特教学校开展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职业课程的设置是根本,关系着学生的未来。《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要求“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建好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要避免毕业生靠简单出卖体力在企业打工,留住他们在家乡就业,职业教育课程就必须接地气,课程的设置要立足区域实际,针对本地区地理特点,考虑地区经济特点,因地制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努力教会学生掌握适应家乡生产劳动的实用技能。

(一)因地制宜,设置职业教育课程。

学校开展职业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区域实际。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地处闽北山区,山岭耸峙,低丘起伏,风光秀美,“双世遗”武夷山水名扬天下;资源丰富,盛产锥栗、柑桔、茶叶、笋竹,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锥栗之乡,武夷岩茶北苑贡茶更是香飘海内外。学校因地制宜,确定了具有闽北特色、适合学校开展的三类职教课程:一是适应大武夷旅游纪念品市场,以旅游纪念品制作为主的手工类课程,如串珠、丝网花的制作、铝艺手工、烙画等;二是适应日常生活,居家必备的家政生活技能课程,如家乡风味糕点的制作、家乡菜的烹调等;三是适应社会,如家乡常见瓜果蔬菜的种植与竹山、茶山养护等劳动生产课。目前,学校形成了“二室一基地”(手工资源教室、家政资源教室和山地连片劳动基地)的实践型劳动技能教育模式。

(二)因地制宜,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及评价体系。

确定职教课程后,学校因地制宜,紧密联系闽北实际,分别制定了“二室一基地”职教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手工资源教室教学的知识目标是:a.了解家乡武夷旅游特色纪念品的类别;b.知晓家乡武夷旅游特色纪念品制作的材质、制作工艺;c.掌握家乡武夷旅游特色纪念品制作的基本技术环节。技能目标则是熟练掌握1―2项常见武夷旅游特色纪念品的制作基本实用技能。至于素质目标,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学会社会沟通交往的基本技能,成为合格的专业劳动者,自立自强,服务于社会。在课程的安排方面,“二室一基地”的职教内容在职高三年中,年级段不同则各类课程比例不同,明确各年级学习的侧重点。改革课时编排,将实践型劳动技能课全部安排在每天下午,使之具有一定的弹性操作空间。而在课程评价方面,制定过程性考察评价机制,主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实践操作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是教师点评,也可以是生生互评,只要掌握操作要领,能在实践中独立自主正确操作,就算合格。例如海绵宝宝串珠的.制作、玉米的松土施肥等考核,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步骤、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该项技能即算合格。

二、学习:因人制宜。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什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家庭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由于聋生身心条件各不相同,职业教育要学什么,要从他们各自特殊身心实际出发,因人而异,选择适合他们自身身心特点的技能学习。同样是听力障碍的聋生,有的伴随智力障碍,有的伴随视力障碍,还有伴随手、脚肢体残疾等。如果“一刀切”,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学生学的内容更要考虑到家庭背景、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可支持条件等。学校对于进入职高部学习的每一位学生,要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评估表,这个表至少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a.学生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通讯地址、健康状况、运动体能状况等;b.学生家庭状况,包括家庭组成、经济状况、家庭生活环境生态状况、父母对孩子就业的期望等;c.学生职业能力表现,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化及情绪行为调节能力、个体就业意愿等。因此,班主任要在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里,通过调查、家访、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学生个体及家庭各方面状况,完成评估表的填写,为未来职业学习指明方向。

三、教学:精准施教。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必须牢固树立精准意识,既要注重普遍受用基本技能的通识教育,又要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重视适合学生个体的专项教育,不搞一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准施教,确保学生扎实掌握适合自己又适合家庭及家乡生活的实用职业技能。

(一)生产劳动知识的通识教育。

由于生产劳动的复杂性,生产劳动技能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但就劳动技能而言,有许多共性的部分。在职业教育中,要普遍开展生产劳动技能的通识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生产劳动知识,着力提高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各项就业素质,更要特别注意加强思想教育,端正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思想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劳动技能教育过程中,注重实践性,突出实践性,真抓实干,用行动说话,开展经常性劳动竞赛,褒扬先进,督促后进。举办“手儿谁最巧”“我为同学做道家乡风味菜”“哪些苗儿长得好”等评比活动,努力营造“我劳动我光荣”的氛围,教育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二)提升就业能力的专项教育。

为让学生真正掌握谋生的职业技能,在广泛开展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要强化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的专项教育。考虑到特教学校班级生员较少、个体差异大的情况,提升专业能力的专项教育不宜按课时搞统一的班级授课制,要以专业为平台,开办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项目,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执行弹性授课和学习时间,具体根据学生个体实施精准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习得一项专业技能。首先,为每一位学生制定劳动技能个别化学习方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帮助学生综合分析自身身心特点、学习能力、家庭现状等情况,引导学生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劳动技能作为主修技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学习。其次,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制定劳动技能个别化教育方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专业技能制定课程教育计划,特别是要因时制宜灵活安排教学课时,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劳动技能。例如,有两位学生的家庭都拥有数十亩的乌龙茶山,家境殷实,学会茶叶种植管理技能对他们今后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为他们专门开设乌龙茶种植管理专业,聘请相关技能人员专职辅导。辅导老师不仅搜寻有关乌龙茶的种植管理资料给予讲授,更在春夏茶山管理的关键节点,就如何施肥、采摘、除草、灭虫害、修剪等带领他们到茶山实地进行劳动实践,使其真正掌握这项劳动技能。

四、成效:形成特色。

近年来,学校职业教育积极秉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精准教育”的理念,在实践中初步建立了以适应区域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学校开发的“二室一基地”校本课程,不论是手工类劳动技能,还是家政类劳动技能、种植类劳动技能,都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长,立足社会谋生,获得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据统计,学校近五年毕业的74位毕业生,除少部分前往沿海大城市打工外,大部分都留在各自县市区域内,凭借在学校习得的劳动技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自主就业,或进入当地企业就业,初步扭转了毕业生就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实践证明,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只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精准施教,培养的毕业生就能在广阔天地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就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提升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篇十二

pbl教学模式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本校检验医学院新开设实验课程专门用于pbl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建立并完善了检验医学专业pbl实验教学模式,包括:(1)设置的临床场景;2)精炼适用于检验医学专业的问题与假设;3)组织指导学生自行查找有关资料;(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5)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6)对分析总结后的检验项目进行实际检测,根据结果论证假设;(7)撰写课程研究报告。其中“充实完善所设置的临床场景”和“精炼适用于检验医学专业的问题与假设”是决定pbl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注重小组成员对问题的合作攻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同时在pbl教学模式的讨论阶段和总结阶段注重让学员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应用,对研讨中出现的新知识点要求学生自己去查阅文献,使学生突破被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pbl模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包括:

(1)调查学生的情况,包括基础知识、合作意识、综合能力、个性特长等,使得提出的问题难度适当,任务安排合理。

(2)精心设置临床场景,提出问题。所选择的问题能够与学生先前所掌握的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3)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并进行讨论,观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对问题的阐述是否洋尽,并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实验项目检测。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论证假设。学生对自己确定实验项目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假设进行论证。

实践证明pbl教学模式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pbl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启迪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探索pbl教学方法的规律与模式,分析该方法在检验医学专业教学中的特点,对于提高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思品课堂教学探索论文 篇十三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思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如何使用好教材,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思品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思品教师的重要课题。这里我们针对课堂教学调查中发现的一些普遍问题,侧重从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特点提出几点建议,供教师们参考。

思品课既遵循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德智双重性。因此,思品课教学的外延更广,思品课课堂教学结构显得非常灵活,我们把这种灵活的课堂教学结构归纳为“两点双线圆圈式”。“两点”为知行两点,即任何一堂思品课都必须落实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两个内容;“双线”为情意双线,即激发道德情感和磨炼道德意志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它们不单独组成一个教学环节;“圆圈”表明知情行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种心理成分都可以做教学的开头,也可以是教学的结尾。当前思品教学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品教学结构,它明显地体现了知行两点,但要注意:千万不可忽视激发情感和磨炼意志的有机渗透,否则,上课就会枯燥无味。

2.把准教学重点一般说来,知和行是思品课教学的重点。

就知和行比较,如何确定谁是一堂课中的教学重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思品课教学重点的确定和语数课教学重点确定是有区别的,语数课教学重点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而思品课的教学重点则是由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决定的,因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源除学校之外,还有社会和家庭。因此,每次思品课教学之前,学生对将要接受训练的道德观念既不是完全掌握,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处于一种知行矛盾阶段。这种知行矛盾有时表现为有知无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有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无行。因此,思品课教师在备课阶段,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若学生是有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导行上;若学生是无知有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明理上;若学生是无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知行并重。

3.创造性使用教材。

省编思品教材一般都是由课文、“想和做”两部分组成,课文是教学的基本载体,“想和做”是用来巩固练习,反馈检测用的。

使用思品教材和使用语文课文是有区别的。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知情行意的综合训练。思品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去进行内心对比,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所以语文课教学重在分析,思品课教学重在比较;语文课教学重在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思品课教学重在归纳道德观点的基本要求。

思品教材中好的“想和做”,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有强烈的针对性;二是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想和做”,可以掀起教学高潮。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思维价值,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如果教材中的“想和做”和自己教育对象的知行实际还不够接近,则教师要重新设计,好的设计是能针对学生对一些现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看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创设出一种在明辨是非时能刻骨铭心的教学情境。

4.把住延伸的度。

不同的道德观点,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但思品课教学要保证一课一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把住延伸的度,不宜无限扩展。

把住延伸的度,指的是有时可以自然延伸,比如:和好书交朋友,可以自然延伸到和好报交朋友;从小要敬爱父母,可以自然延伸到长大后有责任供养年老的父母。但这种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要控制在同一个道德范畴和同一个教育层次之内,决不能无限扩展。比如:从小学好各门功课就不宜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扩展;热心为集体服务就不宜向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扩展。

5.学生的思维参与是教好教活思品课的根本途径。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思品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但无论用什么教法或先进的教育技术,一切教育影响都只有通过学生积极的内心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特别是学生的思维主动参与是教好教活思品课的根本途径。没有思维参与为基础,其它的参与都是假象。

怎样让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思品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问题。我们在此只强调两点:一是要遵循儿童思维训练的基本规律,即“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其它学科相比较,思品课教学有其它学科所不及的优势,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化整体为部分,并部分为整体,这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将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比较,这是思品课教学的重头戏,从个别事例中抽象出概念,再概括成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这也就是让学生明理;二是要努力创设思维训练的情境,一个精心的设问,一个及时的鼓励,一个动听的故事,一个巧妙的板书等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它本来就是思品课训练内容之一,思品课教师要练就这身硬功夫。

数学课堂教学 篇十四

1、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结合。

通过实物的“分一分”、木块的“移一移”、小棒的“圈一圈”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然后抽象为算式的计算方法,学生经历了直观――抽象――概括的学习过程,并把算理和算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讲”、“练”结合。

注重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注重学生的动笔练习,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都已经掌握了9加几的方法,并基本达到了熟练的水平。

3、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虽然也创设了“小猴子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情境,但只是轻描淡写,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描述,而是注重了本课的知识讲授,并为习题“猴子搬木块”做铺垫。

4、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复习导入中,老师只复习了“10+几”的算式,并没有复习“9+1+几”的算式。目的`是在讲授9+7时,引导学生不仅可以把7分解成1和6,9+1+6=16,还可以把9分解为3和6,7+3+6-=16。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接下来,就出示习题“猴子搬木块”,左边有9个木块后边有6个木块,怎样搬木块省力气了,从6里搬1个到9,只需要搬1次,如果从9里搬4个到6,就麻烦了,实质上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优化,太巧妙了!

5、注重计算规律的探索。

1”,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观察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注重多媒体的恰当使用。

在本节课中,老师并没有使用课件,只是用一张小猴子的挂图和几张算式卡片,朴实、真实、务实。

7、注重教师的语言----简练、语速适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篇十五

新课程理念下的,对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推动美术课程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要。我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美术作品评价三个方面实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享受“组织教学”所带来的简约之美,去体验看似平淡却充溢着智慧的对话场景,去感受轻松幽默所营造的笑声。

一、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组织方法、多媒体的使用等进行设计。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框架和蓝图,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针对教材教学大纲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建构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注重学生获取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实践与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发展观念,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应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制定适宜具体、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2)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美术教材内容体系之间存在横向联系和纵向贯通,教学设计理念过程中应重视教材内容的结构和前后之间的衔接,从宏观的角度来钻研、分析,把握教材构建美术的知识体系,明确教学程序、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媒体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并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预见性、适应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策略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美术课应强调构建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平等和尊重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我的真实感受,描绘自我内心世界,展示自我的独特作品,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真诚沟通,共同探究。因此,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尊重、信任、热爱学生,使学生具有个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优化发展。

(2)创造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美术课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可促使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主探究,敢于质疑,争论求异,敢于发表个人独特见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融洽、民主的课学氛围,对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要持一种欣赏、尊重和引导的态度,多采用鼓励、肯定、表扬、探讨等语气给予互动,使美术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促进与发展的“舞台”。

(3)形成互动的生态课堂美术课堂是开放,互动为体的教学理念,它不仅局限于机械的“教师教”到“学生学”的层面,而更多是对话,互动和完成。课堂的对话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堂互动使师生体验到探索和求知的乐趣,有效地促使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感受的过程,拉近美术与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物化于生活情境之中,使美术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关注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5)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情境美术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巧妙设置疑问、以旧导新、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等方式创设一个能激发潜能,形成创造性学习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认知困惑----主动探索----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情感的价值观上相互交融,自我完善。

(6)有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美术课是一种现实视觉艺术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录像、投影、幻灯、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运用,拓展学生的体验空间,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广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三、美术作品评价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美术作品评价十分重要。应从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到学习态度、情感、绘画表现技巧、美术知识的掌握,及学习兴趣、美术素养、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勇力、创新精神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全方位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1)美术作品评价主体作用评价美术作品可采用多种形式,不只强调-教师“单一权威”评价,可以多面对话的形式,学生由被评价到去评价转换角色。如:学生完成作品后,可先让学生小组自评,谈谈作品设计思路,作品的'优缺点,获得的经验等。然后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探讨,互相评价。最后,教师适宜评价,总结,使师生在自评互评中反思,自我完善。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索》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山区美术课堂教学探索论文 篇十六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示范是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在黑板上画什么学生就在作业本上画什么,具体到一笔一画,过于强调规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被同化,个性被压制。这样的教学模式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极不利于对学生美术兴趣、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创意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新口号,全盘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出现了美术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学形式、轰轰烈烈搞活动、不注重实际效果的弊端。

现在,我们又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教师目的明确的教学环节设计、直观有效的的示范,是追求高效的美术课堂的'有效途径。那么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谈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问题。

一、目标明确,直奔主题。

无论设计哪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清楚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任何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形式的呈现都要为达成某个环节的目标服务,因此要选择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

比如,小学第一册《新花布,新衣服》的导入环节,可以播放儿童服装表演视频,直接引入;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时装秀表演导入。这两者,我都尝试过,更经济、更简便、更有效、更节省时间的方法是前者。同样都达成了激发兴趣的目的,为什么要舍简求繁呢?没必要为活动而活动。同时,在教学中要尽量舍弃繁杂的花架子,让课堂知识点很明晰顺畅地呈现,不要让学生迷失在热闹的活动中,而茫然不知究竟要干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主动去舍弃那些外表光鲜又不知所云的东西,而抓住课业的精髓。

二、有效示范,巧妙创意。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云:“教师的示范会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这种说法成了时髦的观点,久而久之,教师普遍不作示范。

推广多媒体以来,原本网络多媒体因其声光影的丰富变化和各种资源整合的方便快捷,可以让美术课丰富多彩,但,凡事过犹不及,多媒体的滥用,使得教师成了放映员。现在的美术课上越来越少看到教师作具体示范了,没有具体的技法指导,生怕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只凭借花哨的课件和云山雾罩、海阔天空的讲解,热热闹闹的无效讨论和作秀的表演,学生作业美其名曰“创作”,而实际却是放任自流,最终学生的作业暴露出美术基本技能的先天不足,呈现出概念化、低幼化甚至是涂鸦。缺失了美术教学最基本、最传统的方法,我们怎样教?在示范中求创意才是我们追求的。

1、范图赏析。

教师选择相应的范图进行直观赏析,让学生模仿艺术家的构思,这是引导学生在创作中怎样动脑的教学行为。教学中教师选择的范图越恰当,赏析得越好,学生就越有兴趣,就越会动脑筋,这样才能逐渐自觉地发散联想,像艺术家一样去思考,把不同事物某种共通的内涵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就达成了有效示范。

2、技能演示。

技能演示是指通过执行一套规范性的程序和动作,引起学生模仿行为的教学方法,如中国画中的执笔方法、坐姿、站姿等常规示范,笔墨技法示范,以及具体花鸟、人物、山水的画法示范。教师的示范越清晰、越准确,学生越容易掌握,从而学到规范的技能技巧。只是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比如对于低年级段的孩子,适当设计游戏、儿歌、顺口溜配合演示。

3、形式多样。

教师在演示时,应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小学美术第八册《适合纹样》,在教学中先出示方形白纸,让学生计时,一分钟画出一幅图案来,在学生数数计时声中,迅速熟练地把白纸变成图案。一方面,学生被教师娴熟的基本功所折服,对教师产生了钦佩的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励学生的表现欲;另一方面,直观地观察到教师的作画步骤,并且教师在作画过程中讲解注意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从而更好、更容易地掌握完成作业的方法。在其他形式《适合纹样》的示范中,又可以选择剪纸添画的方法,这样多种方法的运用,始终让学生保持着对美术课的新鲜感,保持着对动手练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目的明确的教学环节设计,直观多样有效的示范,能够在朴朴实实、平平淡淡中追求有效乃至课堂教学的高效,以期不辱美术学科教育的使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篇十七

教学观念指导教学的实施,也影响着教学效率的获得。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更新发展越来越快。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以及不太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环境和新课程的要求。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才能够为教学的实施和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继而更好地促进高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的实现。而且,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教师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及时地将新的资讯、新的时代的考试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找准学习的方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advertising》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课文教学方法。而应该及时地更新自己的观念,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最近的广告创意。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展示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广告,从而更好地理解《advertising》这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此外,笔者认为教师还应当及时地以时代为大背景,不断地提升自身。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更新自己的英语知识库。这样的一种更新、发展自身也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更新教学观念的体现。通过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英语知识,才可以更好地促进高中英语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教学的实施必然有其对象,在笔者看来,高中英语的教学对象主要包含了两大对象。一个对象是教材,这是一个静态的教学对象,也是教学活动中的文本参与。教师能够准确地解读教材,能够准确地挖掘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找准教学的重点和教学实施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认识和影响到教学效率的发展。

所以,针对这一特殊的教学准备对象,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剖析教材,并且结合教学大纲找准教学入手点,设计好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案。这样才可以实施好教学,继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与发展。

例如:在《advertising》这个部分的教学准备阶段中,教师就要对这个部分的教材进行一个细致化的剖析,然后找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点,并且设计好具体化的教学实施方案。

-thatday、yesterday、onmonday;tomorrow-thenextday、thefollowingday等由directspeech到reportedspeech的转换――采取对照性的句式朗诵、训练法来开展这一部分的教学实施。

通过这一方式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备课,而且还将获得一个充分的教学备课。

明确教学对象的特点这一个教学步骤,还有一个教学对象的特点需要明确,这一教学对象就是学生。所谓明确学生这一教学对象的特点,主要是指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每个学生擅长的学习方式和吸收知识的特点。通过对学生这一大教学活动参与主体的特点认识,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找准教学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继而更好地实现高中英语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所谓教学实施模式是指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实施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教学实施模式。但是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对教学的深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仅仅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的英语答题能力和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力,而对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发展却没有大的益处。所以,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积极变通,引进多样化的教学实施方式,从而丰富教学的实施模式。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所谓加强师生互动主要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入到教学之中,通过让学生融入课堂之中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和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与互动。

所以,在这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和学生开展对话性的交流。借助这些交流互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将更加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继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大重要的教学实施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也能够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对话训练,完成练习检测,甚至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进行自主性的独立学习。

例如:在《advertising》这个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进行一个课堂5分钟的全英文展示。

这样的一个展示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将极为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团结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也将更好地促进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实现。

小学思品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探索 篇十八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因素的有效影响,促使学生将思想品德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和发展。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课堂上组织那些活动,如何分步实施,都在教师的设计和控制之中,学生大多数处于被动接受老师下达的一个又一个学习指令的状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几乎成为一种模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变成了老师的单问灌输和传递,学生缺少思考和自我内化,思想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被老师包办代替。这种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品德是极为不利的。

反思我们的品德教育,其所以实效性差,恰恰是由于我们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太深,在教育上往往追求“高标准”、“大口号”、它往往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用一种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背离了德育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解放教师旧的教学理念,实施“开放教学”,变单从的教师说教为开放的自主发展。

一、注重导课的开放性

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可见,良好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前提。

1、音乐渲染。 针对小学生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容易被新异的刺激吸引这一特点,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导入新课,能很快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劳动光荣》一课时,教师一开始可播放《劳动光荣》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跟唱,在学生受到美妙的歌曲感染之后,教师可顺势揭示课题。

2、小品表演。 由于小学生对客观事物好奇性较强,尤其是对短小精辟、生动有趣、富有意义的小品表演更感兴趣。在课堂上运用开放式的小品导入新课,能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教《爱护公物》一课,教师可事先展示这样一个场面:拖把、扫把、簸箕放得杂乱无章,凳子东倒西歪,一个身背书包的同学一边哼着歌,一边蹦蹦跳跳地走了进来……一看到这场面,他就动手整理了起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评析,《爱护公物》的新课导入也就水到渠成了。

3、实验操作。 运用实验操作法引入新课也是思品课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学生在动手、动脑操作中,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如教《珍惜时间》一课,教师可出示一个钟,让学生静坐一分钟,感受一分钟时间有多长;接着分组抄写一分钟的课文,朗读一分钟的文章,看一看一分钟可以写多少字、读多少字,然后引导学生明白;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合成的它可以使我们做许多许多事情,从而引出课题。

4、讲述故事。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之一。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

积极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吸引学生,导入新课。

5、趣味游戏。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师通过设计学生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入课堂学习。如教《学会全面看问题》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蒙上眼睛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摸一个多种形状的组合体,请他们说说自己摸到的组合体特征,然后让他们睁眼看一看完整的组合体,说说自己当时为什么说错了。通过游戏活动揭示新课,学生兴趣盎然,为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

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利用电教媒体、实物演示、猜测谜语等……如果教师能在“趣”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践告诉我们,各种导入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条件与学生实际,灵活,交替地运用,才会使学生感到新鲜,使新课充满活力,从而达到开放性教学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教学过程导行的开放性

《小学思品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探索》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篇十九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学生负担轻、教学效果好。我们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研究,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为改变过去那种“堂上听懂学会,课下形成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克服就一个问题,反复讲重复练的繁琐教学方法,我们大胆改革课堂结构,提出让学生当堂掌握教学内容,努力探讨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找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们的数学课普遍采用的教学结构是,诱导训练--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强化作业。通过诱导训练,把新知识讲深讲透,在课堂内指苦学生进行练习,及时反愧及时补缺,通过集中的课堂作业,使学生当堂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如省优秀教师雍春华在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情况,首先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只见孩子们的小手在桌子上左拼右对,很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哪是底?哪是高?(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一个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这样有效地突破了梯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二这个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教学时间短,效果好,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语文课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整体感知--重点突破--集中训练。我们认为一篇课文涉及的知识虽然很多,但是每节课不能面面俱到,可以根据单元要求,每节课传授一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单元乃至全册书的知识点有一个整体地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把知识有计划地分到每节课中去。使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明确、突出。市“奉献杯”先进个人、语文教师袁秀兰在讲《画蛇添足》这则寓言时是这样安排的: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本单元的新知识点又是训练点。蛇本来画好了,又给蛇画了脚,比喻一些事情已经做好了,却又做了一些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当。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自己了解故事的内容,领会寓意。

学完课文后,有位同学说:“有一次我扎了一个风筝,一试飞,哗!飞起来了。

我心里美滋滋的。可是,我又看见别人的风筝还拖着一条花尾巴,而且很好看。我想,如果我的风筝也加上一条花尾巴,一定会飞得更高更好看。于是我又做了一条特别漂亮的花尾巴,系在风筝后面。一试糟了。风筝不但没能飞高,反而飞不起来了。这时爸爸笑着对我说:这是因为尾巴太长太重,风筝带不起来。原来我做了一件画蛇添足的事情。”这样教学,一课一得,生动活泼。

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的方法,不仅在语文数学课中普遍采用,而已在其它科教学中也被广泛运用。

这是一节自然课,青年教师王淑敏在讲《探索月亮的秘密》,当讲到月相的成因时,教师用一个黑白各半的球,(黑的的半球表示背着太阳的一面,白色的半球表示向着太阳的一面),一张太阳的幻灯片放映在屏幕上,教师手托着球站在“太阳”和同学们中间,让同学们观察。开始,能看到黑色的半球,这就是农历初一,月亮沿着轨道慢慢转过来,太阳光逐渐照亮它向着地球的边缘部分,于是天空就看到一钩弯弯的月牙,月亮继续转过来,月牙一天比一天胖起来,月亮逐渐转到和太阳相对的一面时,我们就看到一个滚圆的月亮。滚圆的月亮只有一两天,又开始慢慢地瘦下去……讲解和直观相结合,短短的三分种,同学们亲眼看到了一个月亮一月的变化,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促使教师在精讲精练上狠下功夫。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山区美术课堂教学探索论文 篇二十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其实质就是改变旧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转变教师由传统的关注“教”彻底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转变学生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校从9月初进行了“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们首先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实现以“讲”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学、导交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为主,“导”为主线。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自学,积极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导读单、导学方案、问题训练单,提供必备的参考资料,学习辅助工具,如词典、字典等。教师要有一套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关键是备课。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求教师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学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都要了如指掌。另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怎样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备课的重要细节内容。

“二次备课”是这一教学模式下备课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学生在预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认真进行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而后修改上课时用的导学方案。这种修改一定要淡化以往惯例形式的课,即:突破那种教师讲得尽善尽美,学生慑服于教师权威而被动、压抑的惯例;那种学生在课堂上只吸收不消化,留待课后承受负担的惯例。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体现。把学生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把本应属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了作用。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不仅能帮助学困生进步,而且还促进了优绩生的提高。因为优绩生要想帮助学困生,自己就要先学好,对知识充分进行理解和内化,并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这对他们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融洽,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一节课45分钟,学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能集中精力听课。特别是有的同学好动,影响老师的讲课,老师批评或用其他的办法惩罚学生,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造成师生关系对立。实行新的教学方式后,大大减少了老师的讲授时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老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形成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提供了平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篇二十一

深圳市化轻贸易有限公司,是深圳市物资集团属下的国有企业,1984年成立,注册资本3185万元,主营化工原料、塑料、染料、助剂、纺织产品、轻工产品,专营民用爆破器材、工业用剧毒物品及开展民爆器材、剧毒化学品配送业务,享有全国进出口权和保税业务经营权,是深圳海关注册的a类企业。公司拥有平方米经营办公场地、8000平方米干货仓库和占地60000平方米的危险化学品仓库。近年来为国家上交利税超亿元,进入深圳市100家纳税大户行列,是深圳市先进单位、文明企业和中国深圳行业十强企业。去年被广东省工商部门评为“连续十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也是国家工商总局授予深圳6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之一,是深圳市重点安全防护单位。

深圳市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地区,是经济特区和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这一重要的经济地位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深圳市危险化学品的严格管理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多年来,深圳市化轻贸易有限公司从讲政治的高度、促发展保稳定的大局出发,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依法经营、严格管理,为保证深圳市生产建设所需危险化学品的供应、确保一方平安作了艰辛的探索,取得较好效果。现把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大胆创新。

物资行业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套“管卖不管运”的经营方式,容易在运输环节发生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和风险,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如何建立起一套安全、高效、有序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危险化学品营销方式和运输模式,已成为新形势下强化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的突出问题,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对这一问题,公司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重要思想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潜心研究和探讨危险化学品现代营销方式,在认真总结成立深圳市首家民用爆破器材专卖公司、大力推行民用爆破器材配送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着高起点、严要求、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提出打破传统做法、推行危险化学品销售、储存、运输“三统一”的构想。为了推行这一构想,我们多次主动向政府、贸管、安委会、公安、交通、城管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汇报,沟通情况,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同和鼓励,并在具体实施中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

二、整合配送网点,构筑现代物流体系。

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和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我们把原来分散在深圳市区、宝安、龙岗两区的117个小仓库全部撤并,根据特区对危险化学品的需求情况,重新布局、重新规划、合理定点,先后投资一千多万元,按照国家规定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全面改造了布吉中心仓库,新建了盐田、深云、坪山、龙西、水田、潭头、雷公山等七个分库,每个仓库都安装了闭路电视和远程安全监控系统,并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对民用爆破器材和剧毒化学品进行分类储存、分类管理、分类配送。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和解决了以往储存零散、管理困难、运输环节复杂、事故隐患较多的不稳定局面。

为了真正实现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统一配送的构想,形成既与形势发展相适应、又与政府要求相吻合的危险化学品现代物流体系,9月,注册成立了深圳市首家危险品配送有限公司,在贸管、公安、交通、城管、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对全市所需危险化学品实行配送供应,开了深圳市危险化学品统一配送的先河。注入资金300万元,更新购置了大小配送车辆21台,其中5吨车1台、2吨车3台、1.5吨车6台、1.25吨特种车11台;配备从业人员70多人,其中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17人。

三、健全机制,依法管理,全员持证上岗。

成立配送公司,向最终用户实行危险化学品配送制,是从三级管理向一级管理的转变,不仅涉及到社会上的各个方面,更涉及公司本身的构架、车辆的配置、人员的培训、配送线路的规划、库房的增建和生活设施的改造、安全管理的监督、危险物品的回收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必须认真一一解决。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把危险化学品储存、销售、运输的社会责任承担了起来,这无疑给企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工作千头万绪,安全至关重要”。这已是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识,也是危险化学品经营的永恒主题。为了强化安全管理,一是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有公司领导、办公室、人事部、保卫部、财务部和民爆器材专卖公司、危险品配送公司及仓库负责人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18人。在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实行“公司――保卫――经营部门――仓库”四级安全管理模式。公司领导小组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保卫部门对各仓库的安全管理负直接责任,负责检查、监督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实和整改工作,组织学习安全知识和岗位培训;民爆器材经营部、专卖公司、配送公司负责危险化学品的购进、储存、配送、退库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和对仓库从业人员的管理;各仓库负责人负责辖区内安全生产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现行各项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省市公安、交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一整套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包括储存、销售、运输、配送管理)和操作的规章制度10项172条,建立了从经理到各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货物、车辆、人员进出仓库,全部实行电脑管理,定期检查,随时巡视,通过组织、制度的保证和现代技术的运用,确保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建立用户档案,做到一户一档,掌握各用户情况。四是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公安、交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对现有车辆进行检测,对不合标准的运输车辆作了报废处理,在用车车况全部达到一级标准。五是主动与交通主管部门联系,分期分批对公司的管理人员、驾驶员、业务员、押运员、装卸员等危险品从业人员,进行了严格、正规的岗位培训,公司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现在,我公司已成为深圳市场地充足、仓库规范、资金雄厚、装备精良、人员过硬、安全系数高的现代危险化学品物流企业。

四、优质服务,确保一方平安。

发挥“三统一”在现代危险化学品物流中的最大作用,既给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又确保一方平安,这是实行“三统一”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为达此目的,公司领导班子经过充分研究、仔细分析,还多次组织到香港、国外学习考察,在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指导下,结合深圳特区实际情况,对每。

项环节、每道程序均加以分解落实,制定出不同区域及施工单位的配送方案。

从209月开始,对全市100多个施工单位和省内300多家电镀企业提供民用爆破器材和剧毒物品的配送服务,为了做到快速、高效,早上天亮装车送货,傍晚结算退库,实现用户“零库存”。这样,既保证了用户的需要,又节省了用户建库、守库、运输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降低其生产成本,也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不安全因素,减少了运输环节的风险。经过公司领导、职能部门、经营部门及仓库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建立起了配送服务网络体系,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无节假日的配送服务。

我们开展配送服务业务,先是在二线特区内试点运行半年,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这项业务自开展以来,既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给用户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从未发生任何大小事故,收到预期效果,政府满意、用户满意、企业满意。这一举措与香港地区及先进国家民爆器材的配送管理处于同等水平,得到了深圳市公安局、安监局、安委会、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民爆器材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沿海大中城市推广。深圳市公安局、各分局的责任管理部门也因支持和配合此项工作而受到上级给予记集体功的嘉奖。

总结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体会有二:一是要坚持。就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二是要确保。就是确保依法经营,急用户所急,保用户所需。

对于如何使危险化学品的经营管理做到安全、有序,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依法管理,从严要求,留强汰弱。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和运输,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也维系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不得有半点疏忽和麻痹。所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经营,从严管理,有序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议,对不合资质或者零散的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的运输队伍,要予以整顿、撤并和取消。

(二)成立专业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推广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统一运输的“三统一”营销方式,发展配送制。

(三)成立全国性的危险化学品流通协会,发挥其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强化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二oo三年五月)。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篇二十二

我国医院检验科的传统工作模式是“以标本为中心,以检验结果为目的”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把标本检测准确,因此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重点也一直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主。随着社会对检验人才要求的提高,各高校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临床学科相关课程,但是学生的临床知识和检验知识与技能仍然脱节[-7],学生常常感到学习的临床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运用;而在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计中,也常常以学科为主线,学生往往是孤立地学习生化检测指标、免疫检测指标、血液检测指标等,很难将临床某种具体的疾病和这些检验项目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以灌输为主,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学生多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科界限分明,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知识缺乏系统性、连贯性,造成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综合运用。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素质难以满足当今医学对检验人才的需求。

3当前检验医学发展对检验人才的要求。

根据我国医学科技“十二五”规划要求,目前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是个体化医疗、转化医学、可预测医学、预防医学和健康管理。个体化医疗即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信息决定治疗方案[8];转化医学即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能向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手段的实际应用[9];可预测性医学即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患病风险尽早做出评估、预测[ki];预防医学即对健康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等进行研究,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建康管理即对影响个人或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检验医学的`发展是这些医学发展的基础。没有切实可行的个体化诊断,个体化医疗只是空谈;没有医学检验指标及技术设备的发展,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等不可能实现。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现可用于预测性医学、预防医学、健康管理、个体化治疗等的新指标、新技术、新方法,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关键。pbl教学模式通过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个真实的病例,使各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以疾病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