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123查范文网!

当前位置: 123查范文网 > 个人写作 > 高中生读后感 >

长江三峡读后感(汇总18篇)

时间:| 作者:灵魂曲

读后感是对读者在读完一本书后的思想和情感的回顾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些读后感样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触动。

三峡读后感 篇一

提起雪野,大家一定会联想到那美丽的湖泊,味美的鱼头。但雪野的其他美景也令人流连忘返,比如梦幻般的'雪野三峡。

雪野三峡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美丽动人。那高山上的美景,让人想高歌一曲;那瀑布的壮观,让人永生难忘。

三峡的山很陡。在山脚抬头仰望,就如身在天堂。山上的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中游,鸟儿在天上飞,甲虫们还时不时举行运动会。伴随着风,水上回荡起一波波水纹,树上的叶子也沙沙作响,就如一队大军在争斗。

山顶的老龙潭瀑布更是一绝。那壮观的瀑布,飞流直下,见其一点点清凉的水,那些调皮的水珠,有时上树,有时滴在地上,沁入土中,再也寻不见。陡峭的山路随着清凉的水花唱起了歌,滴滴答答,让过路的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这醉人的美景和动听的声音。

啊!雪野三峡,这梦幻般的美景让人忍不住地喜欢。

地貌 长江三峡 篇二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陪同您游览壮美的长江三峡。我是您此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大家提供导游讲解服务。如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我会尽力为大家解决。同时,张导我在这里预祝大家玩的开心。

“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畅游其中。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它起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自西向东贯穿中国腹地,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古老文化。当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东缘时,便冲开重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有人说三峡像一幅展不尽的山水画卷,也有人说三峡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我说啊,三峡倒更像一部辉煌的交响乐。它由“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这三个具有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的乐章所组成。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到达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可是,您知道吗?在地球的另一边,还有一条著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虽然它和我们长江三峡一样,都是造山运动的产物,都是一条河流穿峡而过,但是科罗拉多峡谷却没有中国三峡的山清水秀,并且不能通航,更没有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难怪众多的美国朋友都要不远万里来中国一睹壮丽的峡谷风光。

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而著称,有句行船谚语说“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说的就是西陵峡中最危险的三个滩。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西陵峡经过整治,特别是兴建了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后,现今的西陵峡,航运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船行驶在西陵峡中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到2009年,整个三峡工程竣工后,水位提高到175米,因此使得风箱峡完全被淹没了,而牛肝马肺峡则被迁移到了秭归的新城凤凰山。虽然峡内的风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位于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之间的一段约38公里的西陵峡东段却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了,是唯一一处永远不被淹没的三峡风光。

船一路行驶,我们现在来到了香溪口。像我们现在经过的这种比较平缓的河谷丘陵地带,在地质学上称为宽谷。而大宁河宽谷和香溪宽谷,就像乐曲中的过门一样,将三段峡谷连接成一首层次分明的长江三峡交响乐。

关于香溪口呢,相传,昭君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珍珠项链散到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见底、芳香四溢,所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香溪。听当地人说香溪水不仅香甜可口,而且还有美容养颜的功能呢!

客骚人的生花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

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像长江上的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在这一幅幅风景画中,主角当然就是我们的巫山十二峰了。说到十二峰,您一定会问“哪一个是神女峰呢?”好,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在江北岸的山顶上有一尊人形的石柱,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遥望江面,那就是著名的神女峰了。她每天迎来灿烂的朝霞,又送走绚丽的晚霞,所以神女峰也被称为望霞峰。别看她只是一块6米多高的石头,可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因为楚国著名辞赋家宋玉的《神女赋》而早已闻名天下了。

关于神女峰,三峡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相传从前在三峡里有十二条恶龙,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知道后便和众姐妹们一起来到凡间斩杀了十二条恶龙,并向大禹传授天书。帮助大禹治理好了三峡后,由于被巫峡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她们化作十二座山峰屹立于巫峡两岸守护着巫峡,其中神女峰便是瑶姬的化身。这个传说故事寄托了三峡人民征服险滩,战胜恶水的美好愿望。唐代大诗人元稹曾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名句,说的就是巫峡美丽的自然风光。

更是高出江面几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瞿塘峡虽然短,但是胜境却不少,像古栈道、孟良梯等风景都错落在峡道两岸,峡中还有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文化遗址。现在呢,我们的船已经行至到了瞿塘峡的出口处,这里便是大溪古镇了。经过考古人员的挖掘与测定,确定这里是一处距离现在又5000多年的新时代遗址。这一发现证明了,长江和黄河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古文化的发祥地。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三峡之旅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三峡的自然风光和独特魅力能给您留下深刻印象,不详尽的地方还请批评指出。最后,祝愿各位朋友的生活像我们三峡的脐橙一样甜甜蜜蜜。谢谢,再见。

三峡读后感 篇三

这个暑假,我过得格外有意义。我去过古潮音洞,细细聆听了溶洞中奇幻的涨潮之音;去过金逸珠江国际影城观看《捉妖记》,我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去过了车溪,感受到了一番别样的土家风情……这个暑假,我收获了太多,感触也太多,但令我记忆犹新的仍要数三峡大瀑布之旅了。

那天,我怀着一颗激动不已的心情,踏上了前往三峡大瀑布的路。大约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停车场里停满了车,售票厅挤满了人。据说三峡大瀑布是中国十大名瀑之一,在全国享有盛誉,因此全国许多游客莫名而来。年卡检验过后,我们便徒步上行了。走了大约十几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景区内。景区内空气较清新,仿佛是一个天然氧吧。里面的景点也数不胜数,有野人谷、水车乐园、水袈裟,每个景点都让我啧啧称叹,但是让我难以忘怀的要数“欢乐穿瀑”了。

在离三峡大瀑布还有一段距离时,便听见一阵又一阵的尖叫声,欢呼声,笑声。好像是一阵魔音,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了大瀑布附近。大瀑布旁的栏杆边站了不少人,每个人都急急忙忙的披上了雨衣,准备向大瀑布进发。大瀑布的水飞溅而下,我们站得那样远,都能听到隆隆的巨响,身上也有水汽,浑身上下凉飕飕的。

每个穿过瀑布的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更加期待了,连忙穿上雨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向瀑布奔去。如暴雨般的瀑布水疯狂的倾泻而下,瀑布外的景色都朦胧、模糊在一片水花中,好像隔了一层毛玻璃一般。我仿佛觉得,历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感叹于大瀑布的奇景,而不是惊叹于水花击打在身上刺激的一刹那的感觉,而是透过水瀑看世界更有一番别样的感受。记得一个作家曾说过:“当我们以一种模糊不清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我们看见的不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说得多好啊!当我透过瀑布看的时候,我心里有种神圣的感觉,心好像被洗礼了,心中更明亮了。

这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诚然,这世间处处是繁花似锦,人们不免变得贪婪和狭隘,但或许只有来到这山水间,听鸟语、品花香、赏飞瀑,才能褪去繁华,洗掉媚俗。走过飞瀑,我没有呐喊,也没有尖叫,我仿佛被醍醐灌顶一般,一瞬间明白了很多。望着飞溅的水花,我沉醉地闭上眼,细细谛听世间最纯粹的声音。

别了,瀑布!别了,暑假!我相信我们必能重逢,wheniseeyouagain!

长江三峡作文 篇四

在这个暑假里,我们全家一起来到了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三峡旅游,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大瀑布,真是太壮观了。

一大早,我们就跟着旅游团来到了瀑布脚下,我看到水从一百多米的高处直泻而下,远看就像一面大镜子似的.,感觉自己原来是那么的渺小,尤其是我们进入到瀑布里面时,豆大的水珠打到我的身上、脸上,还有很大的风把我穿的雨衣都吹烂了,身体都感觉不听使唤了,我身上的衣服全被打湿了,走到一半实在走不下去了,我们这才返回到外面,看着眼前这个大自然的奇妙佳作,我突然想起了我们学过的那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李白对瀑布的形容真是太巧妙了。

第二天我们又坐游轮游览了三峡大坝,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啊,在那里我了解到三峡大坝不仅景色壮观,还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生态等功能呢!尤其是防洪和发电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我们创造了很多财富。

这次旅行我不仅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峡读后感 篇五

《告别三峡》是著名诗人吕世豪,在2003年7月1日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最初发表在2003年7月26日的《吕梁日报》。后被收入《吕世豪文集》(第五卷)里。据说:《告别三峡》这篇游记散文,是作者浩如烟海的诗文中最为得意的佳作之一。作者以奔放的豪情,飞舞的文笔,生动的描写了长江三峡,雄奇绝美的山水风光,神秘奇特的人文历史和优美感人的故事传说。整篇文章,大气磅礴,诗文互补,语言优美,情趣盎然,让人读之爱不释手,精神爽朗。

《告别三峡》这篇游记散文,深深地凝聚着这位德高望重的大诗人,对三峡所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依依不舍,无限留恋的真挚之情。也凝聚着大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当他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听到,2003年6月一日零时,历时十年之久的三峡工程,就要第一次开始下闸蓄水至135米的消息后,心潮激荡,感慨万千。用诗的语言吟哦出了这样的美句:“啊,别了三峡!说一声告别,对于文化人来说,那嗓音,是何等的声嘶力竭的.沙哑;那心头,是何等揪心裂肺的疼痛。”于是,他抚胸自问到:“三峡,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跟我们告别了吗?三峡,就这样顺着一片浩浩荡荡永远地远去了吗?”

诗人心思浩荡,激情澎拜,久久的站立在书房窗前,遥望南天,那个令他多少次魂牵梦绕的三峡诗画长廊。他的眼中呈现着这样的一个个情景:昔日的险滩急流,悬崖峭壁,众多的文物古迹,数不清的摩崖壁画,精美绝伦的诗文书法,将慢慢地,慢慢地被水淹没,永久的消失在三峡水库之中。思恋三峡的的各种心情,一股脑地涌上心头。悲喜交加的诗人恨不得能生出一双的翅膀,很快的飞到三峡,最后再看一眼曾经记忆中的三峡!可三峡离诗人太远了,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泪眼朦胧中,诗人似乎听到了天边这样的声音:伟大的诗人啊!请不要太过伤感。上升的湖水,永远也不会淹没,三峡的诗画长廊。千古不朽的三峡诗情,早已融进了中华文明的血液,巴山楚水的山川。“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将会给伟大的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人们守望了几千年的巫山神女,已该退隐天上,去向天帝王母禀告:人间已没有了长江水患。青春的中国,将在世界的东方,迎接着盛世强国的缤纷曙光。

“老吕,茶都凉了,”诗人这才转身看到他那贤惠的妻子已站在的桌前了。诗人平静地坐在靠背椅上,神情凝重,一言不发。“我给你重沏杯茶去。你看这屋里热的,也不开窗户。”妻子顺便把窗户打开后,出去了。“哦!好清凉的风啊,真爽!”一阵阵夏季清凉的风透窗而入,吹到了诗人的脸上、身上和心上。久热烦躁的身心觉得清爽多了。

往事如烟似梦,转眼岁月匆匆。忘不了啊,那个令诗人记一辈子的三峡游!两年前,一个春暖花开的旅游假期里。诗人是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踏上了去重庆游三峡的千里旅程的。诗人说:“他是拂去了尘世间的疲惫与烦躁。是怀了一颗敬畏之心而远走三峡的。一路航行,他是用数倍崇敬的心情去三峡的。寻觅历史的脚印,去拜访那些穿越千古的诗圣;去激活新的诗歌创作灵感。”

三峡读后感 篇六

又读两篇《三峡》,我甚至没有让那颗轻浮的心沉静下来。却越往下读,越认真起来。当然,余秋雨口中“中国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又岂能让我区区一个初中生了解透彻。

这里是屈原的故里,他投身汩罗江,自行结束了自己作为一个“疯诗人”潦草的一生,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

这里是王昭君的家乡,她放着宫女不做,却远嫁他乡,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

也许依旧有人对这些毫不在乎,毕竟这些精彩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年代成为了我们与他们之间最大的阻碍。没有人会想要鱼跃到他们的那个年代,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而最多就是在历史课本上见到了他们的名字,闲来无事地坐在电脑前,阅读着一段段排版整齐的宋体历史。

甚至都不曾想过要揣摩他们的心理。

也罢,因为又有谁能真正揣摩出屈原和王昭君的心理呢?

如同神女峰,人们为她捏造了那么多美丽的传说,编写了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她却只是一座石头,日复一日地接受着江水的洗礼。直到曾经锋利的棱角被江水打磨的圆滑起来。

二文读罢,我突然如同那个曾经对三峡毫无所知的自己一样,想去三峡看一看。无论是诗情与战火交融的白帝城,还是壮阔美丽的三峡,还是拥有美丽传说的神女峰。尽管我永远都回不到那个年代,但我依然,想要亲身,去看看。

长江三峡作文 篇七

从古到今,人们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刻画出的惊人杰作——长江三峡。

你看那雄伟的夔门,幽美的神女峰,秀美的小三峡……古老的大昌历历在目。今天我终于有幸来到这里,发现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我曾经领略过波澜壮阔的黄河,欣赏过清澈见底的漓江,却从未看见过长江这样的水。长江的水真长啊,蜿蜒数千里,一眼望不到头长江的水真深呀,扔下一个石头,只听到卟咚一声,石头就不见了去向长江的水真急呀,好像一位赶集的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的流着,我曾经攀登过红叶似火的'香山,翱游过道教胜地武当山,却从未看见过三峡这里的山。三峡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像神女,像狮子……峰峦雄伟,连绵不断三峡的山真绿啊,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的难以形容三峡的山真妙啊,“观音坐莲台”、“九龙护灵芝”……每一个山峰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个山峰都是一个美妙的神话。

这样的山环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滋润着这样的山,再加上两岸猿声不断,峡中绿树奇峰,江上轮船飞驰,让人感到像是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长江三峡作文 篇八

第三天,我们到了小三峡的入口,坐上小船去漂小三峡。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小三峡吧。

小三峡有三个峡,一个是龙门峡,它有一个谜是“古栈道之谜”;一个是巴雾峡,它有一个谜是“悬棺之谜”;还有一个是滴翠峡,它有一个谜是“野人之谜”。在滴翠峡我还看见了一只小猿猴。

游完了小三峡,我们又坐上“钟山号”游船,来到了大三峡,看见了还没有修好的长江三峡大坝。大三峡一共有十二峰,它们是神女峰,上升峰,起云峰......还有三个峡,一个是瞿塘峡,它的特点是奇;一个是巫峡,它的.特点是幽;还有一个是西陵峡,它的特点是险。最后,我们下了船,结束了长江三峡之游,坐火车回到了南京。

这次旅行非常有意义,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长江三峡作文 篇九

我上了这艘轮船,游览沿途三峡的风景。一习习凉风迎面袭来,吹的江水肆虐地拍打着巍峨险峻的神女峰。长江三峡之一的神女峰是最为险峻,最为奇丽的一段峡谷。翟塘峡的雄伟,巫峡的壮观,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长江风光,农溪的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是我国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曾孕育了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了李白,刘禹锡,欧阳修等文豪的足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万水千山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三峡》读后感 篇十

今日,终于看到了你的雄伟和浩大,终于体验了你的底蕴和神话。不觉中,发现自己已被你慢慢地“吞噬”并“同化”。耐不住激动的心,想一下子飞到你的身旁,但28公里的专用公路是那么漫长。汽车疾驰在一条条宽阔的山路上,穿梭于一个个令人惊叹的隧道里。重重阡陌,如今大道通天;座座高山,如今隧道畅通。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要想驰入你的“殿堂”,若非一番寒彻都难以将你畅想。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索性,我放开目光,静静眺望窗外的景象。突然间,你用巍峨、险峻、挺拔的青山告诉我: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的意义;你又用迤逦、盘旋、漫长的山路告诉我: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就永远无法到达。不经意间,汽车停在了那个依山傍水的实习基地。

《三峡》读后感 篇十一

《告别三峡》的故事,没有开头,也不可能有结尾。屈原告别了三峡,带着满腹的才华和爱国的理想走了;昭君告别了三峡,带着绵绵幽思走了;刘备等英雄豪杰,带着一腔热血离三峡而去了;百万移民告别了三峡的险山恶水,告别了三峡的贫穷与落后,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也走了。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告别三峡走了;也真不知有多少人又来了。美丽的三峡,我也要与你告别而走了。不过,我还会回来,就在那不远的将来。

诗人畅游三峡两年后,怀着对三峡的留恋与惆怅心情,用优美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坝蓄水前,美丽三峡的原始风光画面。而“随着三峡的消失,那份怀念也就凝成了一颗回忆的琥珀。”诗人对新三峡的美好未来是充满自信的。“古人创造了旧三峡的'辉煌,今人也一定能描绘出新三峡的明天!”

三峡名胜今何在?一江碧水荡情怀。清风吹过回头望,千里美景入眼来。四水环绕的白帝城头,那缤纷的彩云,不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郦道元等骚客们,那依依留恋的诗魂和中华民族千古不散的瑰丽长梦?巫山秀峰,神女风情;豪华游轮,劈波斩浪,青松翠竹,云雾缥缈,还有那飞架在江上,座座雄伟美丽的大桥;盘桓在大江两岸,条条似彩带飘逸的公路;个个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城市、乡镇和村庄;纵横交错的高压输电线路;巍峨的铁塔,闪烁的灯光;优美的歌声,动情的舞蹈;清新的江风,幸福的人们。。。。。。不是在昭示着现代诗人们,吟咏出更多更美的诗篇?来歌唱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来歌唱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

《告别三峡》这篇散文,发表几年后,即20xx年年底,三峡工程,全面竣工,水库蓄水达175米。至此,万里长江得到了全新的治理,实现了中国人民彻底治理长江的百年梦想。三峡大坝的建成,真正为长江沿岸和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永久的福祉!今天,我们重读诗人吕世豪的这篇《告别三峡》游记散文,不胜感慨万千,充满对美丽新三峡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之情!

《三峡》读后感 篇十二

天地如此之大,却容不下几个诗人吗诗人是什么是一个个自己的生命,还是蓝天绿水间飞翔的那只蝴蝶,是大自然的使者,这使者没有翅膀,却化为了诗人,扬起褪色的两袖,在这天地间遗恨又遗恨。

漫漫长路。谁走的不艰辛,我们这样走是为了什么,当我们房间的灯越来越亮,我们船开的越来越快,耳边mp3越来越响亮。我们又怎样才能回到那个清晨,那个民族的清晨,那个民族的清晨,在眷眷长河上,划出山水的船只。那个有满腔诗情的诗人和耳边不停吱吱喳喳呼唤希望的鸟雀。

我知道一切都无法走至天荒地老。只是我们依然扬着头迎接那无法永远的承诺。生命对我们只是一次长途,而我们可爱的诗人呀,不安分的摇着船桨,走在我们前面,用他们的生命接受着一个世界的残缺,用长途苦旅,孕育一个民族的精神。我们可以为自己而活,自私的活着,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苦吟这世界太小,无法盛下我们的忧伤呢。我们是活得太过慎重,我们应该学会去理解没有答案的问题,我文化苦旅三峡读书笔记们也该被不知名的东西惊吓一下,回头看我们走过的路了。

一句"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让我们朝那凄凉的'历史与文化斜瞟一眼。当我问你有何收获时,你的回答是什么呢是一次撕心裂肺的呐喊还是两行清泪垂挂一个夜晚。这句诗是一个不安分的开始,还是完整的结束,一切只是为了刺醒我们民族的精神。

你来我往,波涛来了又去了,天地湿了又净了。那个静静等待山川融合的神女呀!我站在曾经的那个船只头上,问你"无数次的开始与结束,我厌了,我的故乡在哪里"只听那一声温柔的回答"故乡就就在你的脚下。"。

长江三峡 篇十三

各位来宾,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希望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湖北,我是希望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匡斌,大家可以叫我小匡或者斌导。前方的是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驾驶技术高超,现在我们是在前往等船码头的途中,在此。我先简要的介绍一下长江三峡的情况,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朋友形成对三峡初步印象。并祝愿大家这次湖北之旅能够玩的高兴,玩的开心!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由于我们是逆流而上,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个峡谷--西陵峡。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叫西陵峡。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虽然现在由于大坝的修建有的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但三峡秀丽的风光仍不改色。西陵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以前船只要经过这一带,便常发生“触礁船破碎,满江尸浮沉”的惨剧。青滩上就有一座“白骨塔”,是专门用来堆积死难船工尸骨的地方。不过现在大家不用担心了,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已对这里进行了治理,现在已经是有惊无险了。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线。这里建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嫘祖庙、书匕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穿过南津关以后,江面由2000多米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澜、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我们的游船又继续西上约10公里,大家请向南望,可以看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黄牛峡中乱石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古歌谣曾唱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缓慢。

我们眼前的是长江三峡大坝,全长2309米,海拔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

游船过三峡大坝后过西陵峡不久就到到了香溪口。在这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经诞生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王昭君。传说一天昭君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上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似一条流香溢满美得彩带,故名香溪。三峡工程蓄水后,游船可以从长江直接到昭君村,中途可以到达屈原故里-乐平里。

船再行穿过一段山舒水缓的宽谷地带,便进入巫峡。巫峡因巫山得名,东起湖北巴东县的官渡口,西止重庆巫山城东的大宁河口,是三峡中唯一一个地跨两个省市的峡谷。巫峡全长45公里,它同时也是三个峡谷中最完整的一个峡谷,因此人们也称它为“大峡”。

我们可以看到,巫峡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奇峰连绵,云雾升腾。船在峡中行,时而大山当前,“山穷水复疑无路”;时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有人把巫峡比喻成一条“迂回曲折的山水画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船过巴东县,江北有一支流,就是神农溪。近几年来,神农溪漂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观光客。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的莽莽青山之中,溪水清冽明净,两岸山峰奇峻。在现已开发出来供游客漂流的溪段上,也有三个峡,为绵竹峡、鹦鹉峡、龙昌峡,因而又称“神农三峡”,以区别于长江上的大三峡和大宁河上的小三峡。游客登岸从巴东县城驱车北行,经过约50公里的行程,就到了神农溪的漂流起点叶子坝。坐在一种形似豌豆角的扁舟,在碧水清被上悠然漂流,依次漂过绵竹峡、鹦鹉峡、龙昌峡,会使您感到一种原始的野趣。神农溪上连一只小小的机动船都没有,空气异常清新,峡间格外幽静,只是偶尔有几声鸟鸣,间或有几声纤夫悠长的号子,更使人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这在神农溪以外是很难找得到的。出神农溪,便又回到了长江三峡。

过巫峡,船行约25公里的宽谷(大宁河宽谷),便到了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瞿塘峡东起大溪镇,西到白帝城。峡长虽然只有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却有“西控巴蜀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顺江而上可见风箱峡、凤凰饮泉、孟良梯、倒吊和尚、粉壁墙、夔门等奇景。

进入瞿塘峡,我们可以看到在江北绝壁可见三个白色大字“风箱峡”,这就是风箱峡。风箱峡是一险陡的峭壁,峭壁之上,有几条缝隙,远远望去,有一条较大的缝隙中,搁着一叠长方形的木匣,看上去很象风箱,故称之为风箱峡。传说这里的风箱是当年鲁班存放的。1971年,三位采药人登上风箱峡,解开了“风箱”之谜,原来是2000多年前古巴人留下的岩葬。

船过夔门关,便到了三峡的终点——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的白帝城自古有“诗城”之称。白帝城原名紫阳城,它是新莽时公孙述割据四川之际建筑的。因为传说城中有井,井中白雾腾空,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于是公孙述自称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公孙述被东汉光武帝刘秀消灭后,后人便在这里修了一座白帝庙。白帝城因三国故事“刘备托孤”的广泛流传,一直名闻中外。三峡工程蓄水后,水将淹至半山腰,形成水雾缭绕、仙山琼阁般的胜境。

长江三峡no 篇十四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三峡旅行社的导游周祥超,很高兴我能够带领大家游览者大自然所创造的奇迹——长江三峡。

说到长江三峡,就不得不说一下长江了。作为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三长河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的沱沱河,全长6397千米,流域面积达到180万平方公里,分别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区、直辖市,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长江的长度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于世界第三,巧合的是它的水量也居于世界第三。正是它丰沛的水量,使它在流经重庆奉节时冲开了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这便是今天我们所要游览的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峡,其实就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其实我们的三段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长度虽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尤以自古便被盛赞“夔门天下雄”的夔门最为著名;穿过瞿塘峡便是巫峡了,“曾经沧海难,除却巫山不是云”,以幽深秀丽著称的巫峡有南北两岸十二峰,以神女峰最为俏丽;巫峡之后自然就是三峡中最长、以滩多水急著称的西陵峡。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相信大家一路行来也领略到了。船行峡谷之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真可谓别有洞天。

不过,若是大家以为三峡只有美丽的山水景色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三峡中同时存在着许多人文胜景,如白帝城、张飞庙等,而接下来我们要去游览的丰都鬼城便是其中必不能错过的一个。

我们的丰都鬼城坐落在位于长江北岸的丰都名山之上,又称为“中国神曲之乡”、“鬼国京城”、“阴曹地府”,既是集儒道佛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又是传说中的鬼城。

那么大家一定会感到疑惑了,这么一个山环水绕的景点,本应该是美丽的,怎么会成为鬼城呢?这就要从一个民间传说说起了。相传汉代有阴长生和王方平两个方士在此修道成仙,道家于是在此山设立天师,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人附会“阴”和“王”两姓为“阴王”,以讹传讹,名山便渐渐成为了“阴都”。世人修庙宇殿堂、造塑像群、建奈何桥、鬼门关、黄泉路、十八层地狱及天子殿、望乡台等,并仿造阳间司法体系,营造了一个等级森严,融逮捕、羁押、庭审、判决、教化功能于一体的“阴曹地府”,来惩治生前作奸犯科的人,将名山打造为名副其实的鬼国。虽然我们都知道阎王判官的传说虚妄,却不得不感慨其惩恶扬善的社会功用,行走其中也会不由自主的心怀敬畏。

既然是鬼国,就肯定有天子的存在。那就不得不提到位于名山顶端的天子殿了。大家看,前面就是天子殿。最早建于西晋的天子殿经历唐、宋、明几代多次修改,终究是毁于大火,现存的天子殿是清康熙三年重修的,原名阎君殿。它是阴曹地府统治者阎罗王所居之处,是鬼城的最高首脑机关,也是名山最大的古建筑群,由牌坊、山门、殿堂和二仙楼四部分组成。在天子殿前面这个便是“考罪石”,传说中亡魂到此都要单脚站在考罪石上,挺胸抬头看着前面“神目如电”四个大字进行考核。据说如果问心无愧就能在此站立不倒哦。游客朋友们要不要来试试啊?不过我们只当作娱乐,可千万别太在意啊。来,我们接着往里走,大家能看到大门之后两旁立了四尊塑像。那个手拿蒲扇,面带微笑,头戴高帽的白胖子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白无常了,帽子上写着“你也来了”四个字,表明他是专门负责接待行善积德的亡魂的。而他旁边的黑无常面目狰狞,帽子上写着“正在捉你”,表明他是负责捉拿作恶亡魂的勾魂鬼。另外几尊塑像像鸡脚鬼、鹰将、蛇将面貌狰狞恐怖,也是专门负责捉拿坏人。再往里走,就能看见一副明末高僧硝山和尚作的楹联:

不涉阶级须从这里过行一步是一步无分贵贱都向个中求悟此生非此生。

意思是说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职位高低,死后都要魂归阴曹地府,听候阴天子发落。还有一副楹联:

仍尔盖世奸雄到此就应丧胆凭他骗天手段入门再难欺心。

就是说不管你在阳间坑蒙拐骗能耐有多高,到了这里都瞒不过阴天子,所以,还是做个好人吧。

好了,我的介绍就到此结束,接下来的我们有一个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随意参观一下。现在的时间是上午十点,我们十一点半在这里再次集合,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景点虽吸引人,但千万别忘了时间哟。

长江三峡和三峡工程 篇十五

行至三斗坪时,却见神牛腾云而去,只在那高山上留下个影像,后被百姓称为黄牛岩。大禹也随神牛远行,遗留下一尊巨石作为纪念。人们深深感动久久不肯离去,令巨舟在江中守候,结果巨舟化成一座小岛―中堡岛。船上的肥猪则投入江中,变成24座礁石,那坛美酒则放在了左岸,幻化成流传至今的坛子岭。据说,每逢晴朗天气,微风拂过,峰间江中,酒香醺醺,还真令人心醉。

长江三峡 篇十六

万里长江,汇千流百川于一身,自西向东流去,到了四川盆地东沿,犹如一把利斧,劈开巫山山脉,江水在万山丛岭之中浩浩荡荡而下,形成雄壮险峻的长江三峡。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全长193千米。峡内两岸,群山相连,峭壁对峙,悬崖横生,怪石嶙峋,曲折回环。在三峡中的开阔地带和与支流交汇之处,三五人家,炊烟袅袅,梯田层层,果林耀金,把个古老的三峡装点成一条绚烂多彩的百里画卷。

从白帝城登船东行就来到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瞿塘峡长约8千米,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口,出江面宽不到百米,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劈,云天一线,水急浪高,山势险峻,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沿江而下可观粉壁墙,犀牛望月等奇景。其中粉壁墙上布满了历代碑刻、篆、隶、楷、行俱全。俨如一面挂满了书法墨宝的厅堂之壁,所以有人给它起了个文雅的名字,叫粉壁堂。

出了瞿塘峡,就到了幽深秀丽的巫峡,全长约40千米。峡中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宛如一条天然画廊。峡两岸为巫山十二峰,其中以神女峰最为俏丽,也最有名,人们把它看作巫山的象征。在十二峰最东的集仙峰临江绝壁上,有六个苍劲的大字“重崖叠嶂巫峰”,相传为诸葛亮所书,故称孔明碑。

西陵峡,全长约76千米,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严峻闻名于世,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名峡险滩和黄陵庙、陆游泉等古迹,峡中险峰夹江壁立,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峋,银瀑飞泻,古木森然,波涛汹涌,景象万千。

西巫瞿陵峡塘险秀雄。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长江三峡- 篇十七

一、导入课文(投影1-3):

介绍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其间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著称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来源:高考资源网]。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二、介绍创作背景和作家(投影4-5):

课文节选自《长江三日》,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刘白羽同志于1960年11月中旬,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一路上,作者被“大自然伟力所吸引”,写下了这篇描绘祖国河山壮美景色,抒发庄严美好的革命豪情的文章。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写连续三天在长江航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日11月17日写的长江迷蒙的雾景和雄伟的夜景;第二日11月18日写的长江三峡瑰丽奇特的景象;第三日11月19日写的长江平静清丽的风光。课文节选自第二日所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刘白羽(1916——)现代作家,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参加《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工作,1946年到东北解放区作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获斯大林文学奖金。曾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著名。

三、检查预习情况(投影6、7:字音字形解释)。

四、整体分析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投影8-11)。

答:本文在描写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段)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第三部分(第3~5段),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第四部分(第6~9段),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

教师展示三峡图片,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图片进行讲解。(投影11-19)。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讲解归纳出本文的写景特点。

(1)抓住景物特点。(投影20)。

(二)采用富于变化的表现手法。(投影20)。

作者描写三峡景色,基本写法是相同的写所见、所闻、所感,但也各有侧重之处。

1.写瞿塘峡主要用拟声绘色的描写。

声音:“万水奔腾”、“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一片哗啦啦的水声”声音巨大雄浑,撼人心灵。

色彩:“金色阳光”“墨色巨礁”“乌沉沉的云雾”“绛紫色的山峰”“一团红雾”“倒影如墨”的巨石“碧绿如翡翠”的山峦色彩绚丽浓烈,撩乱人的视线。

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2.写巫峡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

见课文p17—18,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通感: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也称移觉。[来源:高考资源网]。

例: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析:“交响乐”听觉,“飞翔”心理感觉。运用了通感、比喻。

3.西陵峡着重写自己的感受。

由于作者变换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所以三个峡给人的印象始终是新颖的、生动的。

由于作者着力刻画它们的不同特点,所以读来毫无重复之感。

(三)情景交融。(投影21)。

2.第八自然段结尾句对战胜大自然如此,对一切工作中的困难也如此,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

(4)引用有关的传说、民谣和古诗。(投影21)。

五、欣赏三峡图片,介绍神女峰的传说(投影22-26)。

关于美女峰(即望夫石)的传说:在我国,关于望夫石的传说故事有许多。比如《列异传》中记着:“武昌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不同地区的民间口头传说中望夫石、望夫山的故事情节更有地方特点。比如广西有座高山叫望君顶,它的由来的传说与长江望夫石传说的情节差不多,但有浓烈的壮族特色,如男女主人公是在壮族的对歌活动中相识,相爱的。且石头的形象也是有壮族特色的:头梳盘髻,带着壮女常带的头帕,穿着反领大襟衫(壮族服饰)。望夫石的故事之所以在各个地方,各个时代都有流转,其原因在于人世间的离乱太多,而那个时代的妇女们又不能像男子那样遍游天下,只能是在家乡望夫,逐渐产生出望夫石的传说。

长江三峡和三峡工程 篇十八

实验二校八年级一班尚博(053114879)。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工程有利也有弊,我们先来看看三峡大坝的综合效益:

1、防洪。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如遇1954年那样的洪水,在堤防达标的前提下,三峡能减少分洪100―150亿立方米,荆江至武汉段仍需分洪350―400亿立方米。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御。

2、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装机(26+6)×70万(1820万+420万)千瓦,年发电846.8(1000)亿度。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

几何时,我们一面警醒,一面又善于忘记;一面拼命叫喊保护生态环境,一面又悄悄进行新的破坏。中国有句古话,叫其利大,其弊也多。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在三峡工程如此巨大的.利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弊:

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库区蓄水达17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2、移民问题。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库水淹没区将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最终动迁移民113万,其中重庆16个区市县受淹,移民数量占整个库区移民的85%左右。

综述利与弊,或者说这些弊端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是一个怎样的数据和概念,目前也难以预料。三峡工程是功在当代,但利不在千秋。在此,希望国家在修建任何工程时,多调研,多论证,能修就修,不能修就等到技术成熟再修,而不应该现在需要什么就修什么,而不去充分的调研,充分的论证,违背科学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