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123查范文网!

当前位置: 123查范文网 > 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2024年五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范文(13篇)

时间:| 作者:QJ墨客

期末考试是我们为了向自己证明,我们在这段时间内学到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一场考试。接下来是一些期末考试的应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篇一

1、请你设计自制的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细菌将牛奶中的一部分糖转化成了酸。

2、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湿馒头容易发霉。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4、实验名称:会吹泡泡的瓶子。

所需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实验过程:

(1)、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实验结论: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实验名称:制作太阳灶。

所需材料:电筒凹面反光碗、泡沫塑料、铁丝、土豆、细竹签。

制作过程:

(1)、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

(2)、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

(3)、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

(4)、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探究铁钉生锈的实验。

假设:如果铁放在:水里,那么铁就会生锈。

实验器材:几根铁钉,几根试管,少许油。

实验步骤:a、把铁钉放在盛满水的试管里。

b、加一点油。

c、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

结论:铁钉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和水,去掉其中一个,铁就不易生锈。

7、实验名称: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实验器材:黏土、化石、贝壳、树叶、骨头。

实验步骤:

(1)、将黏土擀平。

(2)、把化石、贝壳、树叶、骨头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8、自制小火箭实验。

所需材料: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

制作过程:

1、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

2、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

3、划好一根火柴,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

实验结论:反冲原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

9、实验名称:制作小水轮。

实验器材:塑料片、软木塞、钉子、塑料瓶、牙签、漏斗、细塑料管。

实验步骤:

(1)、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的槽里,做成水轮。

(2)、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侧面钻两个孔。

(3)、将牙签推压进软木塞里。

(4)、将瓶子安放在玻璃盘子上,将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5)、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

10颜色的保护作用实验:

材料: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在白纸上覆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现象: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结论:因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篇二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8.小数的分类。

(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

(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3.555……0.0333……12.10910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

9.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篇三

掌握内容: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有:立方米(方),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2.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

棱长的单位是长度单位,包括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长方体:正方体。

表面积=2ab+2bc+2ac=2(ab+bc+ac)表面积=6。

棱长总和=4a+4b+4c=4(a+b+c)棱长总和=12a。

体积=abc体积=a×a×a=a。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表示为底面积×高。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长方体每相对的棱相等,相对的面的面积也相等,而正方体属于特殊的长方体,它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全相等。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篇四

答:(1)不要用湿手或潮布触摸电源。(2)插电源插头时,不能用手接触插头上的金属片,手要握住绝缘部分。(3)拔掉插头时,不要用力扯着电线拔插头。(4)电线皮脱落,露出金属丝时,不要用手触摸露出部分。(5)家中无人时,应关闭家用电器,切断电源。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磁铁或电磁铁?

4、怎样保护呼吸器官?

答:(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3)扫地前洒水,避免吸入粉尘。(4)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5)不吸烟。(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2、你知道哪些保护大脑的方法?(至少答出4种)。

答:(1)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头部。(2)保证睡眠时间。(3)看书时间不要太长,要注意休息。(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1、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常进行室内换气。(2)捂住鼻子打喷嚏。(3)用热水冲洗筷子。

(4)勤用肥皂洗手。.

2、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答: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3、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

答: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

4、地震前有哪些预兆?

答:地下水突升、井水冒泡、动物惊慌不安等。

5、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6、人们采用了哪些方法防锈?(如何防止铁生锈?)。

答:生产、生活中的防锈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擦干、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制成不锈钢等。

7、为什么食品在夏季容易发霉?

答:因为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食品就容易发霉。

8、怎样预防传染病?

答:一要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源体扩散;二要切断传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要保护好易感人群;四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五要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1、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不吸烟,不喝酒;(2)男孩不能拔胡须;(3)女孩不穿高跟鞋,不束胸不勒腰;(4)女孩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5)不宜减肥;(6)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该怎么做?

答:(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答:(1)建立自然保护区;(2)建设生态工程;(3)节能减排;(4)倡导绿色生活。

答:(1)尽量做到一水多用。如可以用洗完菜的水浇花、喂牲畜;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2)不用水时要拧紧水龙头。(3)避免滴漏。(4)推广“中水”使用。

5、为了呼吁更多的人来节约水资源,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语。

答:水是生命之源。

请珍惜每一滴水,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

6、在家中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答:使用节能灯具、使用节能的炉具、及时关闭用电设施、把空调设置适当的温度、安置太阳能热水器等。

7、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篇五

一、本学期主要内容:(目录)。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三)第七单元:统计。

(四)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五)实践活动。

“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知识要点。

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从量化的角度进行比较。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重估测意识,建立长度观念。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2.注意对线段的要求。

教学线段时,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线段,其主要特征是“直”和“长度可测”就行了,不要把线段与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在这里教学。

三、需要掌握题型。

例2、例4、p7中7、8、9。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知识要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退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使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

2.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根据计算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而定。

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与策略,估算的方法多样化。

四舍五入法:48+3450+30=80;。

前后协调法:54+2450+30=80。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篇六

1、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2、除了用种子外,宝石花还可以用(肉质叶)来繁殖,胡萝卜还可以用(根)来繁殖。

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萝卜、胡萝卜、甘薯等;用茎繁殖的植物有:马铃薯、生姜、水仙、吊兰等;用叶繁殖的植物有:落地生根、宝石花等。

4、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

5、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6、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7、像鱼和鸡等动物那样的(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的(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8、世界上的动物千奇百怪,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形成了最适合自己的(繁殖方式)。

10、小动物生下后,“父母”还要承担繁重的(哺育)任务。

11、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

12、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

13、、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等不良反应。14、我出生时妈妈有(非常疼痛、虚弱、劳累)。

15、刚出生时我(非常弱小,胎体丰满,身长约503千克左右)。

16、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千克)。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篇七

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10.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

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9.保护心脏的方法有:(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20、实验题:收集两袋人呼出的气体,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实验说明:(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21、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答: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除体外。只用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篇八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古诗词期末复习资料 篇九

36、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习惯上我们从左面、正面、上面看,把这三种视图统称三视图)。

37、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

(1)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沿对称轴对折,两边完全重合。每一组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度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3)要能根据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8、数字编码: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前2位表示省;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大地基乡投递局)。

(4)根据卡号信息、运动员编号信息、门牌信息填写编码规律。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篇十

一、字词:

同音字:察查;形近字:纺放防仿;多音字:中恶着背载。

二、课文: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答案: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答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三、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香喷喷、水灵灵、白花花、湿漉漉。

鼓鼓囊囊:勤勤恳恳、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风风雨雨。

鸟栖虫居:龙吟虎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龙飞凤舞。

2、颁奖词:法布尔,一个从小就迷恋昆虫的人,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执着追求的精神引领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写就一部宏伟诗篇《昆虫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篇十一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表达乡思的诗句: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明月有请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优秀12篇】 篇十二

1、在2×6=12中,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2、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3、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无最大倍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完全数:像6、28、496、8128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

6、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7、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8、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9、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0、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11、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1"即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7、53、59、61、67、71、73、79、83、89、97、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优秀12篇】 篇十三

第一单元知识点(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这是同级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在算加减法。(这是两级运算)。

3.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在算括号外面的。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5.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

6.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7.一个数和零相乘,仍得0。

8.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9.0不能作除数。

10.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列综合算式,必须用脱式计算。

11.任何数除以0都得0。(×)因为0不能做除数。